第一百五十七章 吳之屏和鄭霞[第2頁/共4頁]
從族譜記錄中能夠看出,明朝前期鄭氏家屬族人到廣東各地餬口最集合的處所是香山澳,其次是泛指“廣省”、“廣南”者,彆的是高州、揭陽縣、東安縣。實在,鄭氏家屬自明朝中葉始就頻繁地到廣東特彆是香山澳處置貿易等餬口活動,與當時中國對外貿易格式以及天下貿易格式有著密切聯絡。
吳之屏利用的這條大福船還是,新鄭芝龍送的,前艙是客堂,尾艙和後艙兼作廚房和婢女、船伕的船艙。現在中艙吳之屏坐著榻邊上看著義女,鄭芝龍的年芳18歲妙齡少女海楓凰鄭霞在書房兼寢室裡,鄭霞在生悶氣。
船埠上有人對著回港的船隻瞭望,“來了,來了”,潭猴子迷惑不解就拿起望遠鏡盯著回港的船隻。現在。西天有幾抹雲彩,灰暗裡滲浸著殷紅,鑲著金黃的亮邊,一輪落空光芒的橘紅色太陽。很圓很圓,有如一隻鎦金的銅盤。就在那朝霞飛昇的水天相接的處所,模糊呈現了個不甚了了的斑點。斑點愈近愈顯,愈近愈大,漸漸粉飾住了太陽、朝霞。霞光在它的背後烘襯出了它的表麵,能夠看清是條大號福船。
餉館船埠上做買賣的夷人偏地都是,被誤稱為佛郎機(即法蘭克的古音譯,當時或被回回販子用來指代基督教歐洲,或更加詳細地指代葡萄牙)的葡萄牙人,荷蘭人,英國人,西班牙人來到這裡也有好些年了。這個靠近東海的私運港口裡,長年活動著的夷人也有幾十到數百不等,他們用香料、黃金等貨色和本地住民調換食品和生絲,以保持他們在東海和南海的商路。
朱浩看到東南本地海商諜報後,在上川島軍寨批示部裡,感慨道,鄭家幾近把持了大明與外洋諸國的經濟貿易,財路滾滾,富可敵國。有一份質料表白,單生絲出口倭國,在1640~1641年間,鄭氏家屬的買賣就占了全部中國輸出量的62%~79%之間,絲織品占了30%~80%間。
月港統共有7個船埠,本來有著分歧的合作。餉館船埠位於月溪與九龍江交彙處的東側。主如果用於夷人外船申報收支港的臨時停靠點。
福建巡撫吳之屏普通不消這條大福船,就給喜好出海的義女海楓凰鄭霞兼併了。大福船的書房安插得簡練、高雅。一張畫桌占了中艙四分之一的處所,艙壁的一方掛有琴、笛、簫,另一方艙壁掛著張還未裱裝的當今書壇名家李待問的墨寶,是他書贈給仆人的曹植那首“僕伕早嚴駕……閒居非吾誌,甘心赴國憂“的雜詩。吳之屏身著儒服方巾同穿戴一身夷服的海楓凰鄭霞,哄著到:“乖女,我同你父,飛黃說,你來歲再嫁人,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