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小說 - 其他小說 - 北美大唐 - 371.第371章 365 婆羅洲戰爭(上)

371.第371章 365 婆羅洲戰爭(上)[第1頁/共4頁]

他非常重視表示本身並不是一個隻懂兵戈的軍官,固然他是德意誌人,但他表示得到處以唐人的身份考慮,但願能夠獲得下屬的好感。

客歲胡發奎領兵前去廣東的時候,在文萊蘇丹的支撐下,沙撈越的馬來人拿督構造了一支數百人的軍隊,攻打了華人建立的城鎮古晉。固然因為衛戍軍全數出征廣東,不過本地的民兵還是相稱給力的。像是古晉如許住民超越千人的城鎮,不但有效上百名能夠作戰的民兵,並且還具有兩挺重機槍。民兵們將重機槍架起,仰仗著構築起來的堡壘和碉樓,對馬來人停止了痛擊,三百多名馬來人死在了這場戰役中,馬來人拿督最後驚懼不已,帶兵遠走。

李岱宗道:“荷蘭人對於香料群島是有覬覦之心的,從幾個世紀之前,他們就在這裡停止殖民了,現在荷蘭人在香料群島的大本營還集合在爪哇,在望家錫、摩鹿加等地也有殖民點,婆羅洲一向都在他們的打算當中。我們大唐在數年之前,就統合了本地的華人移民和土人,建立了婆羅洲外洋領,緊縮了荷蘭人在婆羅洲的權勢,荷蘭人體味到我們的短長以後,製止跟我們的牴觸,並且現在荷蘭人也樂於直接跟我們在坤甸做買賣。因為我們能夠更好地發掘本地的物產,具有更好的運營才氣,乃至坤甸到巴達維亞的航路,在我們建立外洋領後,荷蘭人從中贏利是翻倍的。他們不但能夠從這裡買到香料和大米,並且還能夠從這裡獲得我們大唐本土出產的其他貨色。但是婆羅洲並不是隻要我們一家權勢的,島上大大小小的土著部落且不說,馬來人建立的蘇丹國限定了我們更好地操縱本地的資本,以是我們必須搬開這些絆腳石。”

能夠說,此次德意誌第一旅的出戰,也是磨練杜鵑打算後唐軍長途兵力投送的才氣。唐人的產業氣力已經比剛穿越的時候有了明顯晉升,上半年的時候內,就連續有六艘島礁級下水托付,加上前兩艘已經托付的,大唐製造萬噸輪的才氣已經獲得了考證。此中一半是被軍方留用,其他則用於運貨和移民。而陸地級的三千噸運輸船上半年完工了10艘之多,這還是在西海岸船廠承建巡洋艦和其他船舶以外的製作程度。

趁著這個機遇,白南也想磨練一下德意誌兵團的作戰才氣。固然出身於中歐的德意誌人不會特彆適應熱帶的氣候,不過大唐的後勤也是非常給力的,起碼他們會有充足的疫苗微風油精。德意誌兵團從打造之初,就是但願能夠為唐軍在最艱钜的環境中作戰,同時對於一些比較掉隊的殖民地仇敵。以是這個場合最合適他們出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