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三十六章 人才爭奪(一)[第3頁/共4頁]
趙東雲對於仿造這款加農炮的事也就是想想罷了,福元機器廠固然自誇技術才氣是中國第一,能夠出產步槍,機槍乃至過山炮和迫擊炮,但是這幾年來愣是冇搞出來長身管的野戰炮。
乃至他都想著,等本身第二次帶著軍隊入關的時候必定是要和王英楷打一仗的,屆時本身可就要用這些射程超遠的加農炮給王英楷好好上一課,甚麼才叫做戰役之王,甚麼才叫做真正的炮戰!
共和之前,福元機器廠不但單是北洋各省陸軍的軍器供應商,同時還為北洋海軍供應部分的軍器彈藥,乃至還造過少量的八英寸炮彈用於海圻號巡洋艦上,不過海軍那幫傢夥嫌福元機器廠製造的炮彈質量不如入口貨,以是隻接管了少量後就回絕采購該廠的八英寸炮彈,轉而持續入口。
以是趙東雲對練習成果還是相稱對勁的!
他年青,嗯,這一點非常首要,冇甚麼年青人喜好把一個老頭子當作本身的人生進步目標。第二點,他的軍閥生涯目前來講很勝利,這點更首要,因為冇人喜好把失利者當作本身的人生目標。
趙東雲和王英楷本年持續派人去德國留學的同時,天然也會有門生本年學成畢業返國,對於這些袁世凱期間就調派出去,在德國各雄師校學習數年後返國的精英人才,不管是趙東雲和王英楷、還是段祺瑞和王士珍,他們都是使出了渾身解數,試圖把當代中國裡獨一的幾個接管過當代化軍事教誨的人才拉攏到本身麾下。
在人們心中,趙東雲如許的人應當是和王英楷、張之洞他們一樣高高在上的,眼神瞧都不瞧底層群眾一眼的,但是趙東雲倒是三天兩端就搞甚麼觀察,慰勞,他做也就算了,恰好他還喜好帶著官方的記者一起去,然後就是大篇的報導,恐怕彆人不曉得。
臨了他又不要臉的抄襲了一把為甚麼讀書這個話題,最後神情嚴厲對著奉天大學的上百門生道:“我懇請諸君為了中華崛起而讀書……”
但是福元機器廠造不了這些長身管的野戰炮,不代表他們連炮彈也冇法出產啊!
單單是在柏林軍事學院畢業以及還在就讀的門生就有七人之多,在德國其他各所軍校留學的軍校生高達一百餘人,此中大部分都是袁世凱期間的北洋體係調派疇昔的,趙東雲主政後,本年年初也是調派了三十餘名的留德門生,乃至王英楷本年也是仿效袁世凱期間,向德國調派了二十餘名軍事留門生。
看完了這重炮營的練習後,趙東雲又是順道觀察了其他幾支軍隊,期間免不了又有看望兵士,噓寒問暖的行動,隨行的記者也是會讓趙東雲擺出姿式來,拍幾張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