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被迫害的寶藏[第1頁/共3頁]
少帥、袁克文、就連溥侗寶藏都搞定,最後剩下張伯駒,真正高風亮節的保藏大師。
“父親說,這是我的命,我死了不要緊,書畫要留下來,他說不要覺得賣掉書畫換錢來贖我,如許的話我也不會活著出去!”
當年故宮館長由衷地感慨:張伯駒先生捐募的任何一件東西,用甚麼樣的描述詞來描述它的代價都不為過!為故宮做過捐募的最頂尖保藏家隻要兩位,一名是捐瓷器的孫瀛洲,一名則是捐書畫的張伯駒。
白叟最後將30年所保藏的8件佳構捐募出來,成為故宮的永久藏品。當局為此嘉獎的20萬元,被張伯駒直言回絕。
潘靜淑不但在餬口上照顧吳湖帆,並且在奇蹟上也賜與極大的幫忙,與吳湖帆用時數年,將所藏的1400多種金石書畫,全數校訂並存檔。
隋代大畫家展子虔所繪《遊春圖》,距今1400多年,被以為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幅畫作。
2月26日比及女兒終究拿到同意更調病院的批令時,老爺子卻不幸分開人間,享年84歲。
最著名的還是因為他親手臨摹的富春山居圖,前幾年在佳德拍賣,以一億天價成交,締造摹古的最高記載。
民國保藏六大師,吳湖帆,畫家第一人。其祖父是清朝的顯宦、金石大師吳大澂,家中保藏極富。藏品早在當時已經名噪一時,號稱吳一眼,鑒定泰鬥徐邦達是其入室弟子。
孰不知在貳心中此時已經成心中人,她就是潘靜淑夫人的侍女阿寶。動靜傳出,各種小報紛繁報導,有的用心製造不實緋聞,訛傳潘靜淑早已發覺夫君與阿寶有輕易之事,服毒他殺。
唐懷素草書《千字文》、宋高宗趙構的《千字文》、宋劉鬆年的《商山四皓圖》、元趙子昂的《枯木竹石圖》、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殘卷和《浮巒暖翠圖》、王蒙的《鬆窗讀易圖》等唐宋元名跡,至於明清及近代書畫更是舉不堪舉。
很快在櫃子裡發明一封信,上麵記錄著當年抄家今後,李大明也曉得這些是代價連城的無價之寶。讀過幾年書的他不忍心燒燬,偷偷私藏了幾張,就埋在後院大樹下。
白叟說得很簡樸,我看的東西和保藏的東西相稱多,如同過眼雲煙,這些東西不必然要永久儲存在我這裡,能夠捐出來,使這件寶貝永久儲存在中原國土上!
“宋徽宗的四禽圖!”
陸機《平複帖》,是當今傳世墨跡中的開山鼻祖。雖長不敷一尺,隻要9行字,卻蓋滿了曆代名家的保藏章記,朱印累累,滿紙生輝,被保藏界尊為中華第一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