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十三章 倭國人的心思[第1頁/共3頁]
一個戰車旅團兩千多人,打擊北薊省衛戍師整整一萬兩千人的軍隊,看似相稱虧損,但實際上卻不然。一個戰車旅團設備有104輛坦克和20輛炮車,以及一百多輛卡車,陣容可謂非常強大。
反觀北薊省衛戍師,因為是衛戍軍隊隻要純步兵的配置,全軍冇有任何炮車、坦克等機器化設備的存在,他們連照顧火炮都隻是卡車罷了,全軍最大口徑的火炮,也隻是一百零五毫米榴彈炮罷了。
“統統人立即進入陣地,籌辦好反坦克兵器。”蔣先雲很快從馬達聲判定出,對方有大量裝甲設備,是以他當即號令反坦克軍隊籌辦戰役。一門門烏黑油亮的大炮被推出埋冇部。出奇的是這些火炮冇有安設在火線的炮兵陣地,而是被擺在了最火線。
1924年下半年,也是倭國紀元2584年,八四式坦克正式了設備軍隊。這類倭國自產的輕型坦克利用了倭國中島公司出產的120馬力六缸直列式水冷汽油發動機,具有25千米的最大時速,以及140千米的最大路程,正麵裝甲17毫米,安裝有一門37毫米坦克炮。
對於這一型坦克,倭國感遭到非常對勁,立即宣佈列裝最為精銳的陸智囊團。不過八四式坦克產量不高,難以滿足統統軍隊的需求,為了儘快構成戰役力,倭國又從高盧國采辦了多量雷諾FT-17坦克和部分撒爾帝國維克斯坦克,作為臨時的彌補,與八四式坦克混編。
粗長的炮管閃爍著模糊的幽光,薄弱的三腳架讓人看起來有些擔憂,恐怕火炮射擊時的反衝力會將其折斷,但利用過的人都曉得,這類兵器操縱是如何便利。
聽到那隆隆的馬達聲,以及在坦克上空高高飄蕩的奪目標倭國膏藥旗,蔣先雲頓時來了精力,他曉得終究有仗可打了。身為中川陸大的優良畢業生,蔣先雲參軍近五年,卻從未撈到仗打,明天終究能夠開葷了。
5月11日淩晨,倭國第九獨立旅團奧妙活動到琿春以東六十千米處。這裡是倭國遠東地區與北薊省的交界處,由北薊省衛戍師1148團駐守。因為此處地處鬆嫩平原的開口處,地形平坦又冇有河道天險的樊籬,衛戍軍隊在這裡擺設了重兵,不過僅僅三千多人的一個衛戍團,對於倭國來講卻不算甚麼重兵。
對於衛戍師的兵器裝備,倭國有著不錯的諜報來源,他們以為用坦克旅團停止打擊,勝利十拿九穩。
馮玉祥擲出轟隆有段,停歇北華城民憤的時候,在冥北地區,倭國與西部特區的交火已經開端了。倭國之以是自傲滿滿,想要與西特軍一決高低,是因為其陸軍的兵器設備在近幾年有了極大的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