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定風波 第五百三十六章 驚詫(下)[第2頁/共5頁]
如許又能如何?畢竟管理國度,不是兵戈,進步武官的職位,隻會埋下隱患。
他還主動提及到永慶,道是比來才因安定處所匪亂,由從六品的衛千總升了五品守備。
待忙完戶部的差事出來,已經是傍晚時分,四阿哥感覺本身的身子有些僵了。
十四阿哥開朗地笑笑,瞥了瞥擺佈,道:“擺佈我們順道,邊走邊聊。”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曹顒去兵部,本身都不測,想必他本人也是不知情。
十四阿哥前些日子才操心腸“和解”,麵前又來這出做甚麼?還是說他隻是傳個動靜,同他並冇有乾係?
除了曹顒以外,其他三位也不能倖免,王景曾與伊都立降兩級留用,唐執玉罰俸一年。
兵部掌管的倒是八旗牧場,上邊各旗都統、副都統不說。另有一堆王爺貝勒。
除了安排人往受災嚴峻地幾個部送糧食外,另有安排人疇昔教那些牧民打漁之法。
十四阿哥擺了擺手,橫著眼睛道:“過謙既詐,過謙既詐啊!如果你那麼不堪,那保舉你的爺是甚麼?有眼無珠,信口雌黃,欺君之罪?”
這個缺,倒像是替死鬼,如果牧場出了甚麼閃失,誰敢去究查那些旗屬王爺地錯誤,天然都要落到車駕司郎中這個不利蛋頭上。
原還覺得本身會回戶部任郎中,要不就是外放直隸做知府或者知州,離都城不遠。又能磨練磨練。
因顧忌到康熙,四阿哥就算是賞識曹顒,也隻是暗中安插,不敢過分於明目張膽地拉攏。如果讓十四阿哥搶了先的話,他豈不是要悔之不及?
蒙古白災,各部王公台吉已是上摺子乞援,朝廷這邊怎好袖手旁觀?就算儲糧有限,顧不得百姓牧民,莫非還要任由那些王公台吉餓死不成?
瞧他平素不是喜追求的,皇子阿哥中,有些走動的也就四阿哥、十三阿哥、十六阿哥與十七阿哥這幾位。
說曹顒戴德也好,故意投奔也好,這些年來, “三節兩壽”的禮都是經心預備的。
文人解纜點是好的,想要青史留名,做個賢臣。但是文人的缺點就是眼高於頂,說的多,做的少。對於已經腐敗不堪的宦海,他們又有幾個能對峙住文人的傲骨,不隨波逐流地?
“大人請,還是我們湊分子再說,這踐行酒老是要吃的……”伊都立道。
思及此處,曹顒不由有些猜疑。
曹顒雖年青,但是做事卻算是利索,這點四阿哥內心是有幾分賞識的。更關頭的是,曹顒還是曹家的嫡子,背後牽涉的乾係方方麵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