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第4頁/共7頁]
本來,在他跟著康熙南巡的時候,這位戴鐸戴先生,便在京中拜見了鄔先生,表白了投奔的心機。但是據胤禩所知,這戴鐸但是跟著張廷玉一道回京的,該是奔著給張英做門客去的,冇想到到了京裡頭,竟這麼快便改弦易張了。上輩子,戴鐸和張廷玉可都是老四部下的能人,現在竟投奔到了他的門下,胤禩心中一笑,看來這陣子,盯上他的人,還真是很多。
名單呈上去後,終究跟著胤禩一道分開都城趕奔福建的,便是何焯與開音布馳兩個被康熙圈定的滿漢輔臣。上麵的那些大臣們百思不得其解,終究也不得不感慨,怪不得佟相和李相深得皇上正視,這揣摩皇上的心機,他們這些人可還是差得遠了。
日久天長,這海寇中便也都立下了端方,常常跑這趟商路的海商也都和海寇們有些和談,貢獻多多,海寇拉攏路錢收到手軟。朝廷海軍見瞭如許的環境,便也跟著眼饞,是以在海上行商的商隊,多數都是給雙份的貢獻,一份給海軍,一份給海寇。
這麼一來,海寇們得不到海軍的支撐,天然也都消停了。這麼多年以來,凡是和萬象居有乾係的商家,姚家都出麵護送,免了他們對海軍和海寇的雙份貢獻,為了安撫海軍,姚家天然許給了海軍其他的好處,但是對於海寇,姚家但是冇那麼客氣了,半分都不給。因此那些海商們更加想要尋得姚家的庇護,海寇們也更加對姚家咬牙切齒了。
胤禩嘴角微微一彎,公然呢,他挖好了個坑,皇阿瑪就非常鎮靜的跳出去了。所謂的海寇劫奪,便是他和小錦籌議出的一場好戲,海寇事關嚴峻,又史無前例的索要贖金,處所上不敢不報,事情是必定要呈到康熙麵前的。
這艘船被定名為多寶號,是姚家商隊的商船,船長名叫丁思義,既是這商船的船長,也在王怡錦練習的海軍裡掛有校尉的銜職,也是出來答覆胤禩題目最多的人。胤禩從他口中得知,他是去歲方纔在書院裡畢業的,修了法術、古文典範、兵法、水兵精要等四門課,還在熬煉營裡得了第十名的好成績,才一畢業便被拔擢成了校尉,而不是從小兵開端做起。
太子這麼一想,便率先對康熙說道:“皇阿瑪,兒臣保舉八弟。去歲八弟任欽差赴陝西辦差,差事辦得非常安妥,回京後在刑部當差,部中高低儘皆獎飾,兒臣覺得,八弟的才氣,堪配二次出任欽差赴福建措置此事。”
至於保全甚麼樣的大局,胤禩心中淺笑,皇阿瑪想要做執棋之人,隻可惜,他不想做一顆任人擺佈的棋子。皇阿瑪下了這手棋,他也要好好跟皇阿瑪對弈一回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