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大明總商會[第1頁/共4頁]
石久可碰到的最大的題目,就是絲綢販子之間的壓價。
“嗯呢,再過幾天就裝船起運了,另有鹹亨樓的年糕一併起運。”鄭遵讓點頭道,“如果再不運疇昔,北海一凍那就得等來歲。”
說實話,崇禎最煩的就是天人感到之說,天災就是天災,甚麼水災、水患、地動又或者山崩之類的,跟人有半毛錢的乾係?憑甚麼大明產生天災了,天子就獲咎己詔?下一次罪己詔不敷,還得一而再、再而三幾次下罪己詔?
被朱慈烺和慈炯當世人麵數落,黃道周臉上便掛不住。
朱慈炯跟著年事漸長,變得越來越有主意。
上個月石久可算了一筆賬,本年明顯織機的數量多了,織成的絲綢數量也更多,但是賺的利潤卻連客歲的一半都不到,也就是說這半年白忙活了。
“對了,你們鄭家酒坊是不是又要往遼東運送發酵酒了?”
見了好友石久可,鄭遵讓忍不住又建議牢騷:“久可兄,你說我鄭遵讓冤不冤?頭上頂著鄭遵謙胞弟的名聲,卻連半點好處都冇有撈到,乃至就連供應新軍發酵酒的大單,也是徐給諫另有久可兄你牽的線。”
鄭遵讓是非常感激這個大期間的,要不是因為趕上了這個大期間,鄭家的酒坊底子輪不到他來擔當,也不成能借到這麼多錢擴大範圍。
分開黃壇石家以後,石久可又特地繞路去了一趟東山村。
當即便摘下烏紗向崇禎乞骸骨:“聖上,老臣年老昏聵,實不堪內閣輔弼之重擔,還請聖上看在老臣為大明朝兢兢業業多年的份上,恩準老臣這把骸骨歸葬故裡。”
自從徐應偉返鄉募兵以後,姥東徐氏的日子好過了很多,但是本年又遭了一場五百年一遇的大旱,又有很多人家返貧。
路振飛還是想給黃道周留麵子,何如黃道周本身繃不住了。
安排戔戔百來個傭工對於石家的幾個手事情坊來講是小菜一碟。
……
“這話真是有貞捎給我的,兒子騙你做甚。”石久可矢語發誓道,“有貞還說了,重修皇明祖訓乃是局勢所趨,聖上也是支撐的,我們要麼不摻雜,如果非要參與此中那也隻能是支撐皇時明報,而不是翰林日報。”
以是德行有虧這個考評,不管如何落不到聖上的頭上。
就憑你是我老子?還講不講理了?
可現在,鄭家酒坊一月就能釀造數萬石發酵酒。
“這話真是有貞捎給你的?”石正問將信將疑的問道。
石久可也要插抄本年的總商會理事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