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06章 金本位[第1頁/共3頁]
白銀流入中國,並非獨一貿易一途,歐洲人在中國、日本、歐洲之間展開的套彙停業也是一條首要渠道。16、17世紀間,中國、日本、歐洲三地金銀比價存在較大差價,中國金銀比價為1∶5.5-7,日本為1∶12-13,歐洲為1∶10.,歐洲販子將日本、美洲白銀輸入中國套換黃金,可贏利一倍以上。
在需求方麵,起首出口市場的敏捷擴大,使手產業發財的南直隸南部(今蘇南、上海)、浙江、廣東、福建、江西等地閃現出一派繁華氣象,成為天下經濟生長最快的地區,又通過聯鎖效應進一步動員了北方和泛博本地的經濟生長。本日相對貧困的贛南,當時是通往廣東外貿港口的商道,百業暢旺。對外貿易對明季中國商品經濟生長的直接促進感化之大,從中國商品內銷與內銷範圍比較中可見一斑。眾所周知,蘇杭絲織業與鬆江棉織業是明朝前期商品率最高、產值最大的兩個財產部分,據許滌新、吳承明《中國本錢主義的抽芽》一書供應的質料,當時蘇杭官方機戶年產絲綢約20萬匹,代價白銀16萬兩;鬆江棉布運銷量為2000萬匹,代價白銀300萬兩,兩項合計316萬兩。而按照中國粹者張鎧計算。17世紀初。不計荷蘭人經台灣輸昔日本、東南亞的中國商品以及葡萄牙販子運銷果阿、歐洲的中國貨色。每年僅直接出口菲律賓和由葡萄牙販子輸昔日本的中國商品代價即達白銀427-487萬兩。
其次商品經濟的生長,客觀上需求一種穩定的通貨,但明當局發行的寶鈔和銅貨幣值都不穩定。就寶鈔而言,洪武八年(1375年)發行的寶鈔,到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實際代價就跌落到麵值的5 %-16%,後代所發行的寶鈔實際代價就更加降落。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一貫寶鈔竟然隻能兌換一文銅錢。就銅錢而言, 明朝中葉今後。錢法日趨混亂,腐朽的統治個人將濫鑄劣幣、大錢,獲得‘鑄息‘作為一條搜刮群眾、減緩財務危急的財路。從貨幣重量上看,據葉德輝《書林清話》記錄,明末錢重由1錢2分改成1錢,後又減至8分,南京所鑄,有輕至4分以下者。從成色上看, 天啟年間銅錢成色由規定銅七鉛三降為銅鉛參半,乃至銅二三而鉛砂七八。仰仗這類手腕。天啟年間南京鑄錢年贏利達12萬兩白銀,‘鑄息‘達60%以上。而萬曆之前鑄息凡是為20%-30%。加上私家盜鑄猖獗、當局貨幣政策變動無常,導致寶鈔和銅錢信譽都不高。隆慶初年高珙就指出:“錢法朝議夕更,迄無成說,小民恐本日得錢,而明日不消,是以愈更愈亂,愈禁愈疑。”姑蘇市民就曾建議囊括蘇南各州縣的拒用天啟錢活動,持續10個月之久。外洋白銀源源流入,供應了一種供應隨經濟生長穩步增加並擺脫當局乾預的穩定通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