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請假,今晚有點累,想早點睡,明天再更新[第1頁/共5頁]
周王“咦”了一聲,指著禾田道:“這田裡另有魚?如何,是溪水裡帶出來的麼?”
――包礦給私家開采的話,采出多少鐵,他們府裡還能從中抽1/15的專營稅。
周王一行和楊大人都無貳言,桓淩更不必說,一行人便回到車上,由熟諳門路的差役導遊,往露台山而行。一起上見著道邊有山泉流下來的處所都斥地了良田,滿塘淺水間插著青青禾苗,一派鬱鬱朝氣。
這空中可不好往下跳,楊大人年紀大了,下來還是用矮凳墊墊腳吧。
楊大人怔怔看著他的臉,詭計從他臉上看出這是實話還是他在做夢,跟車的差役們都忍不住叫了幾聲大人,想問問大人說的是真是假。兩位長史也是有知識的人,連連點頭,對周王說:“宋大人這話說得也未免太高了,哪有稻子畝產能到五百斤的?有三四百斤就算極高的了。”
這田裡可不比隻要一人推車車水的大豆田,四周幾處田裡都有農戶忙活。實驗田裡的農戶更是地主特為宋大人安排的莊稼把式,見麵便認出宋、桓兩位大人,抓著一把雜草便要上來叩首。
該做何事、能做何事,宋時胸中自有打算,他又何必催促?本日畢竟還在端五假裡,看過這井水車,也該放他們年青人享用郊遊踏青之樂了。
不,是特地在這稻田裡放養的小魚苗。這類水稻稻杆細弱,經得起魚啄,到割稻時魚也大了,一起撈出來賣了,稻農支出就能高些。這些魚還能吃水裡的螞蝗、孑孓之類,稻田能少生蟲害。
他忙拍了拍車窗,喚人去背麵號召一聲:“那可也是宋先生的實驗田?我們下去看看吧。”
這龐大的背景倒不好跟楊大人交代, 宋時隻輕描淡寫地說:“下官建那經濟園隻為了收留留在本府的哀鴻,多造些能惠好百姓之物,卻不是必然要在經濟園裡建起鋼鐵廠, 萬事都握在本技藝裡。”
楊大人微微點頭:“隻要你漢中真能造出好鋼鐵,此事本官能夠替你擔著。乃至今後兵部築兵甲要用鐵的,本官也能替你說話。”
帶領要乾甚麼,做部屬的哪有不承諾的?何況不等他說話,車隊已經按著周王的叮嚀轉向田間了。
實在稻田纔是他籌辦最多的實驗田,畢竟朝廷收糧都是收水稻,市場上糧價最高的也是水稻,水稻就是他們府裡的命脈。隻要水稻畝產能達到五百斤,漢中府的經濟民生就穩了,乃至能夠抽出部分農門專門處置重產業出產。
他感慨這些年青人一味誇耀技藝,不曉得給本身尋便利,前頭車裡下來的周王卻已迫不急待地要到近處看稻田,號召他們一聲:“楊大人,此處又是一片實驗田,我們且先看看牌子上如何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