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燒掉靖國神社[第1頁/共6頁]
吳佩孚趕快禁止曹錕說:“大帥千萬不成打動,日本天皇在日本的職位很特彆,廢了日本天皇,日本人就都會造反。洋人那邊也不會同意。日本的絕大多數人仍然崇拜天皇,如果把他廢掉,就會引發極度混亂,起碼需求100萬救兵來對付能夠發作的兵變。”
吳佩孚又檢察了一些“熊澤天皇”供應的證據,他一回到東京,就把熊澤大然的環境給曹錕作了彙報,曹錕花重金,賄買了一些西方的記者,讓他們報導此事。不久,關於“熊澤天皇”的大幅報導,呈現在了《星條旗》,《餬口》等雜誌上,並被日本報刊轉載,在日本海內引發了軒然大波,明治天皇的權威,第一次麵對沉重的應戰!
1897年6月,首批聯軍陸戰隊在橫須賀登岸,接著15萬聯軍占據了日本全境,開端以盟國占據軍的名義占據日本。從6月30日到7月6日,由段祺瑞、曹錕帶領的20萬中國後備軍連續進駐日本,節製了東京等各多數會和計謀要點。
熊澤大然迫不及待地拿出一張龐大的日本皇族譜係圖,給吳佩孚看,並說:“將軍,坐在皇宮裡那位明治,就是北朝的後代,祖上不過是一名被將軍擁立的親王,而我熊澤大然,則是南朝天皇的直係後嗣,從皇室血緣上講,我比他正多了。應當由我來當日本的天皇。”
靖國神社的前身叫東京招魂社。自1853年,美國水兵準將佩裡要求日本開港後,日本海內構成了兩大對峙派,即以日本天皇為中間的朝廷方和德川幕府。幕府疏忽朝廷的號令,是以尊王派長州藩和薩摩藩便展開了打倒幕府的內戰。1868年6月28日,在明治天皇的旨意下為了“慰靈”和“顯彰”在內戰中陣亡的3588名甲士建立了東京招魂社。1879年,按照日本軍部的要求,東京招魂社改名為靖國神社,“靖國”二字,來自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吾以靖國也”,意為使國度安寧,可見小日本受中國文明影響有多大。在日本,靖國神社是國度神道的意味,每年四月和十月,日本皇室都會到此構造祭奠,可見靖國神社在日本的職位極其特彆。
曹錕道:“現在靖國神社燒也燒了,又能如何?”
和中國兩晉後曾呈現南北朝一樣,日本也有過如許一段南北分裂的汗青。日本的南北朝,產生於1336年-1392年,在這段期間裡,日本同時呈現了南、北兩個天皇,並有各自的承傳。之前為鎌倉期間,以後為室町期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