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外援來了[第2頁/共5頁]
蕊心才疇昔,與母親提及閒事來。
蕊心曉得查帳這件事不是一蹴而就的,她這些日子兵分兩路,一起由檳榔探聽平氏那邊的動靜,固然蕊心早故意機籌辦,還是被平氏的斑斑劣跡氣得咬牙切齒,血脈賁張的她恨不得立時就去查平氏的賬,這個時候孟冰就會捶胸頓足,恨她宿世學的為甚麼不是管帳專業,事涉經濟學的題目,她但是兩眼一爭光啊!
這世上敢做好事的人,都是不會信賴報應的,以是,必然要讓那些做過好事的人看到,本來真的有因果報應這回事,那些想持續好事的人,纔會望而卻步。
但是,楊氏如此軟弱,即便具有了豐富的嫁奩,也是沖弱抱令媛過市,肅國公夫人的手再長,也難以伸到長寧侯府來庇護女兒。
檳榔絮絮地說下去:“聽那些給蔡總管賀燕徙之喜的人說,就連博古架都是紅酸枝的,另有那些古玩玉器,嘖嘖!”
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哪,蕊心忿忿地想,聽青鸞給她粗粗的算過,像保和生藥鋪如許具有三大間鋪麵的藥鋪,隻要運營恰當,一幼年說也有三千兩銀子的出息,但是自從換上了平氏的人,客歲一年,落在楊氏手裡的不過一千二百兩銀子。
蕊心拿到衣料以後,第一件事就是拿去給楊氏看,楊氏正在管束小兒子謝子昂呢,蕊心的這個弟弟,資質聰慧,隻是懶惰貪玩,謝墀又不在家,楊氏更降不住他了。
崔嬤嬤本身也是個買賣經,聽青鸞說,在崔嬤嬤出嫁以後,曾經一度親身運營肅國公府的一家香料鋪子,把買賣做的有聲有色。更可貴的是,這麼一個具有商界女能人潛質的人,還是個家風清正,品德端方的,當年那位高老夫人掌權時,因為崔嬤嬤父母是長房的人,幾次想要從崔家人辦理的賬目中挑出些錯來,最後竟是挑不出來,崔嬤嬤的父母兩袖清風,養的女兒必定也是錯不了的。
“大伯母隻說挑了尖兒給母親,如何母親得著的那些,不及這些衣料一半兒的好!”蕊心道。
據她所知,外祖肅國公府的家教甚好,嫡長女嫁入輔國公喻家,家裡光主子就有五房,五六十口兒人,她的大姨母卻殺伐定奪,把內宅管理的井井有條,二十年來,冇有任何令人指責的事。三姨母在陶家雖說分炊另過了,也治家鬆散,進退有度,如何恰好隻要她的母親......蕊心顛末當真調查,證明楊氏確切是肅國公夫人親生的。
楊氏直感喟,“雖說胡嬤嬤可愛,但是你一個主子女人,同主子計算,莫非不怕鼓吹個短長的名聲出去,今後難說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