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四國元首會議[第2頁/共3頁]
“我傳聞中國人的兵力隻及日本人的五分之一,是如許嗎?”停動手上的事情,斯大林問。
穿越者的惡興趣讓李梅有了親目睹證中國古蹟的機遇,這是他的大榮幸也是他的大不幸。杜魯門之以是情願冒天下之大不韙為了五萬戰俘而與曾經的敵對國達成奧妙和談並結成**聯盟,彆的啟事且非論,很關頭的一點是,固然中國在這場絕代大戰***儘了風頭,但是上至杜魯門下至一個美國農夫,他們都以為中國能夠獲得如許的勝利並不是中國人有多麼短長,而是因為有美國站在中國身後。中國人能夠打贏日本,關頭啟事是獲得了美國的援助。
“鋼鐵廠、飛機廠、坦克廠、船廠都是大型設備,製空權又在***人手中,除了炸燬底子冇有彆的挑選。幸虧工人都及時的撤出來了,如許的話,如果有設備,我們還能重起爐灶。當然,這需求美國人的支撐。中間,我覺得您當下最應當考慮的是‘四國元首集會’。這個時候,我們更加需求美英蘇幫忙我們拖住***人!”主帥痛苦不堪,“狗頭智囊”井上成美也不好過。不過,因為曉得這個時候小泉隻會聽得進本身的話,以是他還是強大精力,幫小泉闡發利弊。
當然,如許老練的設法,李梅是決然不會有的。但是,對於中國剛強的觀點,他和其他美國人卻冇有甚麼分歧――中國事貧困掉隊的,中國人是愚笨無知不野蠻的……正因為有瞭如許先入為主的觀點,以是,當李梅驀地發明中國絕非他設想中的那樣貧困掉隊,漸而遐想到和中國作對彷彿並不是一個精確的挑選,可想而知,這會給他帶去如何的心靈打擊。
李梅一共在廣州呆了三天,到了第四天的時候,他乘坐一架金雕飛往曼穀,然後在曼穀被交給了美國駐泰國的總領館。
“中國人獲得了勝利?”克裡姆林宮,斯大林一邊簽發著檔案,一邊問一邊的華西列夫斯基。
“總兵力比是如許,不過,日軍中的南洋土著軍隊占很大的比例。您曉得的,所謂的南洋土著軍隊底子就冇有多少戰力!”
“那就這麼決定吧!”
這也是關島海戰結束後,很多美國大兵感到萬分費解的啟事。即,中國人的航母另有戰機明顯和他們把握的一樣,都是美國製造的,但是為何終究敗北的反而是他們呢?莫非說國度當初為了援助中國,把最好的都給了中國,而將次品留給了本身?
遠征第三個人軍的休整,讓小泉敏一郎獲得了喘氣的機遇。不過,因為曉得放棄甘邦軍事產業基地已經勢在必行,這反而倍添了他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