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小說 - 遊戲競技 - 大漢的光芒 - 第四百六十九章 漢樂府

第四百六十九章 漢樂府[第1頁/共3頁]

固然他們對劉徹把一個寺人擢拔到兩千石的協律都尉頗些微詞,心內裡悶著不說,嘴上也冇機遇發發牢騷,可這歌會畢竟給了他們一個揚眉吐氣的機遇,他們想一想,比較一番,也就不去計算了。

歌會的主調當然是劉徹寫的《白麟歌》和《天馬歌》,李延年特地費了幾個徹夜,還親身譜了曲子試唱,直到感受對了劉徹的口味,纔拿出去交樂坊排練。

中午一刻,看著大臣們接踵坐定,劉徹大聲說道:“眾位愛卿,荀子曰:‘禮彆異,樂和同。’夫樂者,和之不成變者也,樂之務在和民氣。

他可真是故意,劉徹不由多看了他幾眼,但還是不紮眼,總感受有些彆扭。

本日之歌會,非徒雅頌之聲,多為朕與文士新作,乃在革故更始,和心適行,不專為一時的娛。”

說罷,包桑便走到出場口,向李延年小聲說了幾句,大殿內立時鐘磬盈天,管竽齊鳴。

不過過耳癮,

說著,

就是與常日裡不待見的汲黯提及話來,也隨和了很多,還慈顏悅色起來了。

另有皇後阿嬌。

劉徹一樣也喜好文學、樂律,固然在很多人看來,這是附庸風雅。

陳阿嬌臉上出現兩團紅暈:“自進宮以來,臣妾久已未曾起舞了,恐怕……會讓陛下笑話……”

“此人臣已物色很久,他叫李延年,暮年曾做過樂倡,通樂律,善歌舞,研習新聲,很有功力。”

聽聞此話,趙周和石慶的臉上就很不安閒了,他們也是過後才曉得的,天曉得李延年另有這層乾係。

惜乎宮中多聞賢能文士之作,而少有陛下詩作入樂,倘能設置一有司,專工樂律,廣搜天下詩詞,則不但陛下詩作傳播域內,且春秋以來之‘詩’樂也不至於流失。”

“嗬!丞相保舉的高人,下官也想看看他有多麼本事,能讓陛下如此神魂癡迷,想來也是一個出眾的人。”

“當年朕的祖父文帝也曾與慎夫人歌於灞陵,不過圖個與民同樂罷了,來吧,不礙事的。”

朕設置‘樂府’之要旨,不但在於傳承《韶》、《武》之雅樂,更在於推動大漢樂舞之興,你們多少也曉得。

一天早朝時,他就把一個策劃好久的諫言提到了劉徹麵前。

趙周本身都冇有想到,他這唯利之舉,竟然孕育出光彩灼灼的“樂府”詩體來,這也算是歪打正著吧,而李延年與李婕妤的乾係,曉得的人太少,他亦是不得知。

“臣跟從陛下襬布,每讀陛下佳作,如獲珍寶,回到府上晨讀晚吟,如飲甘露,日積月累,非常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