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第七十九章 兩場大捷也枉然[第1頁/共3頁]
孫承宗意欲回京勸說天啟親政,不要被閹黨所勾引,但又怕魏忠賢耍地痞,動用東廠和錦衣衛把他截留,因而,他便以巡查薊州鎮之名,帶著數千親衛,直奔都城。
這一戰,魏忠賢並冇有著力,他乃至讓高第命令遼東統統軍民撤回關內,免得費事,袁崇煥方命不尊,不肯率軍民撤回關內,恰是違背了他的號令,但是,袁崇煥獲得大捷以後,統統功績卻成了他汲引親族的東西!
此次,真把袁崇煥給氣壞了,他直接提出辭呈,不乾了。
因而乎,朝中閹黨官員不竭上奏彈劾孫承宗自覺裁軍隻為冒領軍餉,孫承宗無法,隻得奪職總兵尤世祿和李秉誠等將領,並裁撤兵隊一萬七千餘人。
就如許,接連獲得兩次大捷的袁崇煥甚麼好處冇撈到,還被人彈劾的怨氣沖天,憤而辭職,回家種地去了!
如此濫用國器,掠取軍功,大封親族,直接令遼東將士心寒不已,袁崇煥更是氣得差點冇噴出血來!
傳聞,在此戰中,努爾哈赤因坐騎中炮,跌落馬下,留下了暗疾,歸去以後,不到幾個月時候便不治身亡了。
此時,寧遠城中守軍獨一萬餘,袁崇煥隨即寫下血書,調集滿桂、左輔、朱梅、祖大壽、何可綱等將領盟誓,以死守城,毫不將大好國土拱手讓給建奴!
孫承宗上書天啟請增發軍餉二十四萬兩,以收編屯衛,恪守關寧錦防地,如許便能夠抽調十萬雄師策動打擊,光複全部遼東了。
天啟四年,寧遠城修複,關寧錦防地構築結束,山海關、寧遠、錦州、廣寧已然連成一片,遼西走廊再無後顧之憂。
魏忠賢把人軍功都奪完了,本身的親族也全數封侯進爵了,這袁崇煥彷彿也冇甚麼用處了,以是,他毫不躊躇的批了,直接讓袁崇煥滾蛋!
魏忠賢聞訊,趕緊讓本身的族侄,內閣首輔魏廣微跑去天啟眼進步讒言,說孫承宗想以清君側之名誅殺他,又親身跑到天啟麵前哭訴。
袁崇煥率不到兩萬守軍締造了一個古蹟,他們竟然將六萬後金精銳和十餘萬蒙漢協參軍構成的聯軍給擊退了,還殲敵數千人,這是大明與建奴開戰以來初次獲得如此驚人的大勝,動靜傳回都城,滿朝高低無不歡樂鼓勵,建奴幾近不敗的神話終究突破了,他們彷彿看到了光複遼東的但願。
而真正率軍獲得大勝的袁崇煥卻隻是進了一個小品階,他本來就是從五品的寧前兵備僉事,立此大功卻隻是加了個五品的都察院右僉都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