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小說 - 遊戲競技 - 大明崇禎第一權臣 - 第七卷 第六章 貪腐之道

第七卷 第六章 貪腐之道[第1頁/共6頁]

他把百口人都帶上的意義很較著,那就是要把徽州歙縣這個馳名的徽商發源之地,富甲之鄉刮個一乾二淨!

徽州歙縣恰是徽商的發源地,這裡的販子可謂多如牛毛,而歙縣吳氏則是徽商中最馳名的一支。

田爾耕直接將他們關進詔獄,酷刑鞭撻,打的吳養春父子三人皮肉俱脫,一命嗚呼,乃至連訊斷都冇聽到就被折磨死了。

這究竟在還不算甚麼,讓吳家萬劫不複的另有其人,此人就是吳養春的族侄吳孔嘉。

這是閹黨的慣用伎倆,他們常常強取豪奪,激起民變,但是,傳到天啟耳朵裡倒是刁民抗稅,企圖造反!

魏忠賢最後欽定,吳養春一家坐贓六十餘萬兩,其他姻親各坐贓十三萬六千兩,他們“侵犯”的山場合白銀三十萬兩。

明顯是搜刮民脂民膏,肆意欺侮婦女,搞的天怒人怨,逼的老百姓抵擋,卻變成了東林黨帶頭煽動公眾抗稅造反,閹黨之無恥,可謂超凡脫俗。

歙縣吳氏祖上靠采買黃山上的木料起家,前麵又呼應朝廷號令,為邊軍將士運送糧草輜重,調換鹽引,做起了鹽業買賣,並是以而暴富。

吳養春也算是有擔負的人,雖說吳孔嘉的父親本來就體弱多病,活不了多長時候,但跟本身吵了一架不久就病死了,他總感受本身有一份任務在內裡,以是從阿誰時候開端他便對吳孔嘉和他母親照顧有佳,並幫助吳孔嘉插手科舉。

名利,名利,這名利二字不曉得害死多少人,此人一有了名,就想求利,此人一有了利,就想求名,而在明朝經商是賤業,當官纔是光宗耀祖的行當,因而乎,歙縣吳氏暴富以後便開端捐納買官了。

當然,這都是朝堂上的事,跟老百姓冇有多大乾係。

這下吳養春一家就慘了,他父子三人加上姻親五個,全數被錦衣衛緹騎抓到都城,吳養春又嚇的托人送了五萬兩銀子給錦衣衛批示使田爾耕,想請他高抬貴手,放本身和家人一馬,成果天然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他到底搜颳了多少銀子,已經冇法統計,歸正前前後後他一共在歙縣搜颳了將近六個月,私闖民宅、不法抓捕、酷刑催逼,無所不消其極,魏公公要的那一百多萬兩他早就搜刮到了,他還不斷手,因為他還要收繳“臟銀”添補本身的腰包!

比如,東林黨明顯不到百人,這點閹黨中堅,魏忠賢的乾兒子,都察院左都禦史兼兵部尚書崔呈秀早就統計過了,他想列個東林點將錄,湊齊梁山一百零八將,卻如何都湊不齊,因為東林黨就冇有那麼多,但是,天啟朝,被閹黨指為東林並殘暴毒害的朝廷官員卻不下一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