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三十六章 匠戶苦[第1頁/共3頁]
劉芳遠點頭道:“是啊,到都城輪班,各省輪番構造統統匠籍工匠前去都城輪班,每班三個月,開端是每三年一輪,前麵因匠戶出逃太嚴峻了,改成了每四年一輪,不過,也冇多大用,該逃的還是要逃。”
張斌見他惶恐的模樣,不由溫言安撫道:“不必惶恐,本官並不是指責你,隻是有點奇特罷了。按你的意義,本來平陽的匠戶應當不止這些吧,其彆人去哪兒了你曉得嗎?”
不一會兒,工科書吏劉芳遠報命而來,他站在書桌前恭敬的拱手道:“小人劉芳遠插手縣令大人。”
劉芳遠難堪的道:“這個,本來平陽是不止這麼多匠戶,不過,他們去哪兒了,小人還真不清楚,因為他們都是流亡出去的。”
劉芳遠再次點頭道:“這倒不消,輪班製在萬曆初年實施一條鞭法的時候就打消了,匠戶能夠通過交納輪班銀來免於輪班之苦,不過,就算一年隻交納幾錢銀子的輪班銀,很多匠戶也有點不堪重負了。”
他曉得,六部的規章軌製堆積到一起就是《明條法事類纂》,這書他有,但是,冇時候看啊,那可不是一本兩本,而是幾十卷,本來的縣令張斌也隻是大抵看了一下吏部和戶部的規章軌製,因為一個觸及到升遷,一個觸及到收稅,不看不可。
他之以是眉頭深鎖,倒不是因為鐵匠和木工太多了,難以決定,而是因為鐵匠和木工太少了。
但是,越體味的多,張斌的眉頭就皺的越深。
輪班製,張斌還真不曉得,他不由獵奇的問道:“甚麼是輪班製?”
張斌聞言,不由目瞪口呆,臥槽,這也太他嗎狠了吧,叫人免費乾活也就算了,恰好還要跑都城去乾活,並且還不給盤費,這不要性命嗎,難怪人家要逃。
但是,光是這一本黃冊卻看得他眉頭深鎖,笑容滿麵。
這本黃冊中登記的匠戶也不是很多,全部平陽縣統統匠戶加起來竟然還不到五十戶!
他看的是平陽縣的匠戶黃冊,這土豆和紅薯種子都已經種下去了,試種的山地也開好了,就等種苗長出來移植了,產量方麵應當不會出甚麼題目,接下來就應當考慮烤紅薯的爐子和叫賣的小板車的製作題目了。
張斌直接揮手道:“去,讓工科書吏劉芳遠過來一趟,本官有話問他。”
想起書架上一排一排的規章軌製張斌就頭疼,乾脆,叫人來問得了,工科書吏必定曉得,不然他冇法乾活。
為此,他專門令人取來了平陽縣的匠戶黃冊,籌辦從中遴選出幾個餬口比較困難的鐵匠和木工,讓他們來估個價,等籌到了錢再把這兩個活包給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