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小說 - 曆史軍事 - 大明第一奸臣 - 第二百零九章 四座大山

第二百零九章 四座大山[第1頁/共3頁]

幸虧,雲南不但有撫標、提標兩個體例,從萬曆朝開端,雲南因為衛所疲敝,而土司大範圍反叛,鼓起募兵軌製,到了明末另有二十六營的體例,但營製不大,多的一營千人,少的隻要百人。

在殘剩的三座大山當中,土司是最難對於的,土司有兵有錢有糧有地,一個個的土天子,啥都不缺,雲南五十多個土司,如果往山裡那麼一蹲,一個個敲打下來,也不知要到猴年馬月,更不知糜費多少賦稅,趙銘道感覺把本身吃乾抹淨,也一定把土司安定,以是他要最後措置。

李定國三人都是哈哈大笑:“這算甚麼,朝廷愛如何地如何地,我們乾我們的。”

“明白了,我這就聯絡廣東那邊那邊,先拿了丁魁楚,斷了趙賊退路。”瞿式耜慨然說道。

而藉著清理軍屯的機會,趙銘道也趁機整編了麾下數量龐大的軍隊,實際上,王應雄不曉得的是,趙銘道麾下軍隊數量已經超越五萬人,這麼些人並非大家都能打,趙銘道之以是收納他們,一來是裁汰老弱采選精銳構成戰兵,二來是擔憂這些人無糧餉可領,四周惹事,現在趙銘道把握了沐氏勳莊和衛所屯田,把握的田畝已經超越了二百萬畝,足能夠安設他們了。

雲南一省,一年的夏秋正課賦稅才收糧食十四萬石,而衛所則能夠收三十九萬石糧食,軍戶所接受的賦役壓力之大可見一斑,而這些糧食無一例外,都被衛所軍官貪汙或者作為俸糧利用。為了鼓勵士卒和無產民戶成為軍戶,趙銘道直接把統統的衛所兵劃爲屯兵,賦稅額度與民戶同,但有調派一概發餉。

以是,大量的招降納叛來的兵士被充塞到各無所勳莊當中成為屯田軍戶,即便是那些土司兵,凡是冇法成為營兵的,一概也入衛所,並且安慰他們把在土司寨中的家人一併叫來。因為軍戶既然承擔戰役任務,又要繳稅,實際上無人情願乾。

“都是為了朝廷,瞿大人莫要再多禮了。”王應雄淺笑安撫,他招了招手,表示瞿式耜近前來,說道:“趙賊之禍,已是大禍,如那狼瘡普通,須得爛透了,才氣肅除,可其他賊子呢,比方丁光三之流,瞿大人呀,犯闕之賊,安能再留?”

“之前是我們拖著朝廷彆給恩賞,現在是朝廷不想給恩賞,以是體例和職銜一向下不來,你們三個先頂著撫標的職銜,今後二十六營都要整備成鎮、協,你們三個今後都能成總兵。”趙銘道在黔國公府對西營幾個將軍說道。

瞿式耜起家,對著王應雄誠懇誠意的拜了三拜,說道:“王公高義!鄙人汗顏,之前獲咎之處,萬望王公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