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許諾[第1頁/共4頁]
統統按部就班,收攏起來的百姓和女真人冇有甚麼抵當,因為周虎臣給他們供應了糧食,也在扶植新家。
過了石橋西側是向東北委宛的遼河,逃竄的步隊必須折回,然後沿著遼河邊前行約三十裡就是鐵嶺衛。鐵嶺衛原是明初高麗江原
鴨綠江兩岸青峰聳峙,風景旖旎,江水蜿蜒盤曲,激流險灘不竭,就在這碧綠的江水之上,聳峙著一條很大的橋梁。鴨綠江造橋汗青很早,可上溯到遼代,而這座木質橋梁現在由朝鮮人節製。
擔當高麗的李氏朝鮮抓住機遇,開端大力向北擴大國土。朝鮮北部的女真人上曾奏明廷,說“鹹州(目前鮮鹹鏡南道鹹興)迤北,古為遼、金之地”,明成祖因此降敕與朝鮮,索要這一帶的“十處群眾”(首要為女真人)。朝鮮則以明太祖已默許鐵嶺之地歸該國為辭,並稱其間女真人“來居該國空中,年代已久,……且與該國群眾交相婚嫁,發展子孫”,要求“令該國統領如舊”。李朝使臣操縱明朝“不分化外,一視同仁”的天朝大國妄自負大的心機,陽奉陰違,以柔克剛,導致明成祖表示“朝鮮之地,亦朕度內,朕何爭焉”,同意將鐵嶺以北,公嶮鎮(目前鮮鹹鏡北道吉州)以南的“十處群眾”還歸朝鮮。
而在鴨綠江中上遊南岸前後設置了西北四郡,即:閭延郡(1416年)、慈城郡(1433年,閭延郡西南)、茂昌郡(1440年,閭延郡東南)、虞芮郡(1443年,閭延郡西南、今江界和楚山之間)。並在以上地區也構築了城堡,總計十六座大城,二十五個小堡,從朝鮮南邊強迫遷徙大量住民在該地區定居,慢慢實施對北部地區的有效節製。至1443年,朝鮮將鴨綠江南岸地區歸入了版圖,鴨綠江隨之成為明、朝兩國西段鴻溝的界河。
這可不是吹噓,是心悅誠服的,數萬人的存亡就在周虎臣一念之間,周虎臣和建州人的蠻橫氣勢截然分歧,美滿是為了朝廷統治和百姓儲存在考慮,尚可喜不得不平氣周虎臣的深謀遠慮。實在,統治向來都是如許,收伏民氣是不二之選,周虎臣做的隻是中規中矩,並冇有和蠻族一樣大肆殛斃罷了。
這裡是未開墾之地,自後金采納定邊政策以後,在靉河邊門和鳳凰城邊門築柳條邊,製止在邊牆以外埠區農牧、漁獵、采伐、采礦,加上征兵,導致這片地區成為不毛之地。
明初之時,明庭雖招安了鴨綠江圖們江流域的女真部落,卻冇法庇護女真人好處,滿足於朝鮮的“事大至誠”,同時忙於安撫周邊,以是任憑朝鮮將圖們江南岸鴨綠江東岸的女真領地儘收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