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

第九十九章 我有辦法(第一更)[第2頁/共4頁]

寫得卷子多了,林延潮風俗在寫卷子前,看一篇文章,如此下筆寫出來的文章,更加活潑,能直抒胸臆。腦中的靈感一向不斷,能達物我兩忘的境地。

林延潮當下磨墨提筆,在卷子唰唰地寫起來,偶爾停下半晌,考慮字句,順手拿起蘿蔔糕一併就著茶水吞下。

林延潮昂首看向窗外,本來不知不覺天氣已是將要暗了,林延潮聚精會神地讀謄寫文,竟是對時候流逝,一點也未發覺。

林烴一篇一篇看了,點頭道:“一篇佳過一篇,特彆最後一篇,很有唐宋大師文風,有那麼點,理辭氣兼具的意義了。”

林延潮回到家裡,淺淺給林延潮沏了杯茶。林延潮接過茶來,對淺淺道:“家裡如果請個下人來就好了,你就不消辛苦奉侍我了。”

通津門樓俗稱青門樓,因下通舟楫,以是被稱為通津門樓,通津門樓西麵一裡的利涉門,都是當初的羅城南門,跟著省會擴建,羅城的城牆被廢,但當初城門上的角樓還是儲存下。

林延潮掌上燈,瞭望著坊巷屋舍間的燈火,驀地鼻尖一涼,下起雨來,雨水混亂地從屋簷上斜落,打在了烏黑的瓦片上,一點兩點,數點一併打濕。

讀蘇軾之文,其文如萬斛根源,不擇地而出,在高山,滾滾汩汩,雖一日千裡無難,及其與山石盤曲,隨物賦形,而不成知也。

林延潮聽了一喜道:“弟子也喜好,東坡先生的文,特彆那句,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糜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與六合,渺滄海之一粟。”

林延潮心想,這大隱的境地,本身目前是辦不到了,不過中隱能夠嘗試一下,一麵享用販子繁華,聽曲喝茶,一麵矢誌讀書,不改其誌,亦忙亦閒,又闊彆饑與寒,這麵上能夠稱得上中隱的境地吧。

讀完文章後,整小我都是非常鎮靜,思路暢達。

走在河邊,雨滴在河水上飛濺,林延潮走在河邊屋舍的屋簷下,漸漸而行。

林泉野徑,自有散逸蕭灑的意境,不過避世遠居,終隻是小隱,至於大隱,大模糊於朝,就是身居廟堂,卻誌在玄遠的讀書人。東方朔曾道,陸沉於俗,避世金馬門。宮殿中能夠避世滿身,何必深山當中,蒿廬之下?

這番散散心後,精力更好,拿起八大師文鈔又讀了起來。旁人讀書都是看著書讀,但林延潮因為已是背下的原因,就負動手,憑著腦海裡的影象背讀。

推薦小說:

妖冥 |  你是遲來的歡喜 |  地府歸來 |  奮鬥在七十年代 |  農門棄婦:傻夫君寵妻無度 |  超品邪醫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