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小說 - 曆史軍事 -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誇我好聖孫 - 第三百零七章 棉花豐收,返航

第三百零七章 棉花豐收,返航[第1頁/共3頁]

大部分人隻能拜托同親老友,帶一封信歸去,奉告故鄉父母,本身的景況。

這是最吸惹人的寶貝。

“棉花收成,返航大明!”

除了船隊的海員和保護,另有一些官方職員,真正能夠坐上船的百姓,是極少數。

而比黃金更吸惹人的,則是無儘的黃金,龐大的金山!

來東唐州的20萬人手,不成能一次性都歸去。

這批棉花的收成,產量非常大。

他隻需求穩坐高台,彈壓四方就好。

本來大量被困在農田裡的人手,也得以束縛出來,去摸索開辟,更遠的地盤。

“就是這裡了!”

很多在東唐府發了財的人,還想帶著大量財帛,給故鄉父母,竄改他們的餬口狀況。

狗頭金,就是天然構成的金塊,不消任何提煉,便能夠當錢來花。

跟著登上船的兵士百姓一起,往大明飛行而去。

棉花的收成,非常順利。

可現在,跟著大量棉花收成,能夠停止物質貿易,百姓們也終究有機遇,搭上順風船,回家看看了。

但對朱棣來講,這是他的成績和收成,是他在父皇和皇太孫麵前長臉的本錢。

“金礦!”

耕作機器的呈現,讓東唐州的開辟,再次加快。

等棉花在大明到港以後一賣,換成錢和物質,不是便利很多?

因為朱棣冇有脫手禁止,淘金熱也更加浩大,無數百姓向著東唐州的本地,四周八方的散開,去摸索未知之地。

以是船隊非常順利,終究返回到了大明。

“分開家這麼遠,我都覺得要永久斷絕聯絡了,現在終究能夠通報動靜,給故鄉的父母親朋,報一聲安然了!”

他們穿太重重山林,超出數條河道,來到一處向來冇有大明人涉足的處所。

終究,大包大包的棉花,被去籽壓實,運上船隻,儲存在船艙裡。

東唐州和大明相隔實在太遠,來往非常不便。

這段時候,隻要極少了的軍方戰船,返回過大明,通報動靜,報一聲安然。

“今後不但子孫後代永久繁華,還必將成為汗青上的名流!”

黃金!

他們忍著通紅的眼睛,紛繁趕往東唐府,探聽如何上船,如何回家。

“多謝老天爺的眷顧,多謝皇太孫殿下的輿圖!”

“爹,娘!”

朱棣當然不會華侈資本,更不會為此縮減棉花的蒔植,而是啟動打算已久的計劃——將棉花運回大明!

第一批棉花,終究收成了!

“現在機器化耕作已經展開,不再那麼缺人手,你們情願去挖金子,也是為我大明開辟更多的地盤!”

不但給人給錢,造船造炮,還供應了無數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