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帝王權謀那點事

(三)、變化無常――清世祖順治[第4頁/共6頁]

順治主動接收了先進的漢文明,審時度勢,對成法祖製有所更張,且不顧滿洲親貴大臣的反對,倚重漢官。為了使新興的統治基業長治久安,他以明之興亡為鑒戒,警戒寺人朋黨為禍,正視整飭吏治,推行與民生息的政策。為穩定社會、規複經濟、穩固清王朝統治政權作出了進獻。但他少年氣盛,剛愎自用,急噪易怒。

3)、重視調劑統治階層內部的滿漢乾係恰當限定滿洲貴族的特權,進步漢官職位但始終是把滿洲貴族個人作為保護清朝統治的根基力量。

清世祖,名愛新覺羅・福臨(公元1638-1661年),太宗皇太極第九子。皇太極病身後繼位。在位18年。因愛病歿哀傷過分而死(另一說為削髮後病死)。長年24歲。

反對賄賂:多爾袞對明末廣行賄賂的卑劣風格也嚴加斥責,順治元年六月,他在《諭眾官民》中說,“明國之以是顛覆者,皆由表裡部院官吏賄賂公行,功過不明,是非不辨。凡用官員,有財之人雖不肖亦得進;無財之人雖賢亦不得見用”,“亂政壞國,皆始於此,罪亦莫大於此”。是以,他責令:“今表裡官吏,如儘洗疇前婪肺腸,殫忠效力,則俸祿充給,永享繁華;如或仍前不悛,賄賂營私,國法俱在,必不輕處,定行梟首。”是以,當時的一些漢宮都以為,“王上(多爾袞)新政比明季多善,如蠲免賦稅,嚴禁賄賂,皆是服民氣處”。

2、武功

生子:8

清入關前已開端祭孔,但未成定規。占據北京後的第二個月,多爾袞即派人祭孔,今後每年的2、八月都派大學士致祭,成為全部清朝所稟承的定規。順治二年,尊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先師”。六月,多爾袞親“謁先師孔子廟,施禮”。同時把儒家著作四書五經奉為典範,列為士子必讀之書,科舉測驗的八股文即取它命題。又倡導忠孝節義,把關羽作為忠君的最高典範來崇拜。自順治二年起,每年蒲月十三日即“遣官祭關聖帝君”。

推薦小說:

鐵血驃騎 |  大小姐的貼身保鏢1 |  棺山禁地 |  侯門惡女 |  愛你,情難自禁 |  重生之王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