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後蜀占四州的始末[第1頁/共4頁]
而西走階、文,便是鄧艾襲蜀的舊路。對於散關南北的川陝兩地而言,北不得此,無以啟梁益,南不得此,無以圖關中。
後蜀廣政七年,同時也是後晉開運元年,後晉駐守階州(今甘肅武都東南)的一支軍隊的武官、義兵批示使王君懷,因所轄係民軍武裝,遭到長官輕視和架空而心胸不滿reads;。
厥後,曹魏名將鄧艾恰是從隴右陰平(今甘肅文縣西北),沿白龍江支流南下,翻越摩天嶺山口,走清溪河穀,登靖軍山滾氈而下,出平武,剿襲江油、綿竹,直抵成都。
當年,蜀漢諸葛武侯的北伐計謀也根基如此。
位於秦嶺西端與隴山分界處,嘉陵江上遊的低穀地帶,是秦嶺西部南北來往的一條首要通道。散關即在此通道的北端,當道依險而立。隴山、終南山,在這裡交彙。
對此,孟昶一兒都不陌生。以是,他立即命令沿邊將帥:策應王君懷,速取階州。
但是,後晉的隴右防地並不空虛。階州城防周到,秦、成二州的駐軍也兵多將廣。
此時,如果能趁機攻取關中,便可直搗中原,乃至底定天下。畢竟,論氣力,後蜀有雄兵二十萬,兼有兩川、漢中、隴右之地,兵強馬壯,各級將佐又多為中原、河東人士,對於本地情勢非常體味;
以是,固然王君懷降蜀,蜀軍大肆進犯階州,後晉仍然有力量足以對抗後蜀。冇幾天,秦州(今甘肅天水)的救兵就敏捷趕來,並擊敗了蜀軍。
攻取固鎮,隴右四州這盤棋才氣活起來,蜀軍才氣如入無人之境。
這個動靜傳到成都,讓孟昶非常動心,幾近有些坐不住了,也能夠歡暢的蹦了起來。
何建歸降後,孟昶立即靈敏地發覺到中原情勢的龐大竄改:後晉顛覆而契丹安身未穩,打草穀等政策不但傷害了中原各階層的切身好處,並且激起了後者激烈的民族豪情。
廣政十年的正月,耀武揚威的契丹使者來到秦州,向後晉的雄武軍節度何建,宣讀了一分內容令人駭怪的聖旨:
實在趙旭秦、鳳、成、階四州是中原的地盤這還是有啟事的,這四州是厥後才成為後蜀的四州的
何建以為,與其向契丹投降,反不如輸誠於後蜀。畢竟,前者是亡我之國、滅我之種,有不共戴天之仇的“蠻夷”。
公然,冇多久,鳳翔的趙思綰、關中的王景崇,彙合河中的李守貞,掀起了新的兵變**,他們紛繁向後蜀投誠,新建立的後漢政權岌岌可危!
本書來自 品&書#網 /book/html//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