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中文小說 - 遊戲競技 - 大唐官 - 19.廬山真麵目
翻页 夜间

19.廬山真麵目[第1頁/共3頁]

這時高嶽點點頭:“如此說來,國庫擺佈藏不但一向在普通運作,其考覈之權,實在也並不在宦寺手中。”

可接下來高嶽的答覆,讓劉晏頓出一身盜汗:“那如此便了了了,楊炎的實在企圖,不在擺佈藏也不在大盈庫,他不過是要將鹽利羨餘從大盈庫裡,移到左藏裡去。”

高嶽坐在蒲團上,點點頭。

“聖主?”聽到高嶽的話後,劉晏這才重新覺悟,在這場殘暴的“甲乙判”裡,新天子李剛纔是那位手持筆墨下判文的。

“如此說,我這個判度支也冇有來由再存鄙人去了?”

聽到這話,劉晏當即明白了,“如此的話,我這執掌鹽利征收、運輸的諸道鹽鐵轉運使,也就冇有持續存鄙人去的需求了?”

劉晏點點頭,答覆說“鹽利不是常賦,故而作為‘羨餘’入了大盈庫,以供陛下支用的。先前李靈曜於河南反叛,這批鹽利羨餘便專門用來補助平叛軍費,冇有加賦天下一文錢。”

公然紫宸殿內,楊炎持續對李適侃侃而談:“陛下,財賦者乃邦國大本,而生人之喉命,天下治亂重輕係焉。先朝權製,以中人領其職,五尺宦豎,操邦之柄,豐儉盈虛,雖大臣不得知,則無以計天下短長。陛下至德,惟人是恤,參計敝蠹,莫與斯甚。臣請出之,以歸戶部有司金部、倉部。度宮中經費一歲多少,量數奉入,不敢以闕。如此,然後能夠議政,惟陛下打量。”

劉晏說的意義冇有錯,當時唐朝的財賦機製,自肅宗期間就根基構成“西歸度支,東歸轉運”的格式:本來韓滉是戶部侍郎兼判度支,而劉晏則是東南諸道轉運使,現在韓滉被奪職後,西度支、東轉運之權便集於劉晏一手,而本來辦理天下財利的戶部四曹,其職責權力早在安史之亂前就被各種專使劫奪,不過徒具形骸——楊炎罷度支、轉運輕易,可如何讓已完整癱瘓的戶部金、倉二司敏捷運轉起來,代替度支、轉運的職能呢?不過癡人說夢。

劉晏說得無錯,當時唐朝初度將榷鹽以“直接稅”的項目歸入財務支出,是於安史之亂後新呈現的新稅種,以是其所得還是以“羨餘”的臉孔,入天子內庫私藏的。

“逸崧說的是——這權力大要上是從‘中官宦寺’手中,送回給戶部,而實際上是從‘判度支’那邊交給戶部的‘金部司’、‘倉部司’?”

“不但如此,調撥聖主罷鹽鐵轉運、判度支,將財賦重新收歸戶部金、倉二司後,他會在賬簿交割查對時,抓使相的痛腳——委派韓滉為浙東西察看使,常袞為福建察看使,而韓洄、杜佑等入戶部,就是為這個而籌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