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小說 - 遊戲競技 - 大魏能臣 - 第1372章 此消彼長,蕭氏崛起(十)

第1372章 此消彼長,蕭氏崛起(十)[第1頁/共4頁]

曹操的這份‘罪己令’,與其說是鑒戒,不如說是抄襲呢,此中‘所為狂悻,使天下愁苦,不成追悔,自今事有傷百姓,糜費天下者,悉罷之’幾句,與《輪台罪己詔》一模一樣!

何況人家勞心勞力,方纔幫本身措置了家務事,現在就拔劍相向,也有點說不疇昔,真是又讓人恨、又讓人愛呀!

可惜時過境遷了,本身大哥體衰、聲望降落,有力執掌國度大事了,現在民變四起、民氣惶惑,曹家要想轉危為安,必須倚重這個黑臉傢夥呢!

看過《治國十策》以後,曹操把之遞給程昱、毛玠、蔣濟、滿寵……這些文武重臣,本身則閉目深思起來,可傳閱一圈下來,除了更沉重的呼吸聲,大師還是一言不發!

翻開史乘看一看,不乏有這類事情,在朝者製定完美戰略,想要江山圖誌、國富民安,可真的履行起來呢,結果恰好的相反,弄的是民不聊生,最典範就是王莽……

堂堂大漢丞相、魏公,縱橫天下數十年了,上到天子、下到百姓,誰不是昂首帖耳的,現在卻被人逼著認錯,是可忍孰不成忍?

兵馬乃為將之本,也是繁華繁華的保障,淘汰這些將領的兵馬,就跟要他們性命一樣,如果激起了兵變,如何來結束呢?

強行壓住火氣,曹操終究說話了,政治活動看似高深、實在就是好處互換,本身能夠承認弊端,前提是有充足的好處!

“救民如同救火,一刻擔擱不得,若遵循《治國十策》而行,多久能夠停歇民變,又多久能富國強兵?”

‘桓、靈二帝以來,朝廷法紀敗壞,外戚、寺人紛繁秉政,乃至於四海沸騰、民怨沖天,先有黃巾賊寇猖獗,四周攻城掠地,又有何進、十常侍、董卓禍亂朝政,乃至諸侯並起,殺伐不竭……

蕭逸有過安撫饑民、管理蝗災、斬殺贓官的記錄,也都做的還不錯,那些隻是處所事件,冇法與國度大政相提並論的。

憑心而論,蕭逸的《治國十策》--目光長遠、麵麵俱到,的確是安民、富國、強兵的好體例,可真要履行起來,難度不是普通的大。

蕭逸心中清楚,本身又獲咎了奸雄,可政治博弈就是如此--此消彼長,不進則退,因而伸出了手掌來!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漢武帝乃雄才大略之君,執掌國度大權今後,他政治上任用良臣,壓抑處所豪強權勢,加強了中心個人;軍事上啟用衛青、霍去病等名將,北逐匈奴,運營西域,開辟地盤數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