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兵臨台灣城[第1頁/共3頁]
誰能想到東亞海疆另有這麼強大的一支水兵軍隊。
隨後複遼兵艦隊著力出動,將尼德蘭的十多艘武裝商船擊沉擊毀在四周海疆,讓夷洲駐軍龜縮在台灣城和赤坎城。冇有了武裝商船,這回他們就算是想要逃離夷洲都不成能了。要麼戰死,要麼投降,彆無他路。
很快惶恐的氛圍就像瘟疫一樣伸展全城,台灣城內不到一千的守軍墮入驚駭當中。
台灣城城周長200多丈,高3丈多,可分為3層,基層深切地下1丈多。台灣城的城垣是用糖水調灰壘磚,比淺顯的石頭還要堅固。城四隅向外凸起,呈棱狀,置炮數十尊,封閉各處航道,易守難攻。
跟著炮長的號令一下,沙洲上擺設的火炮收回氣憤的吼怒,不斷轟擊海劈麵島嶼上的台灣城!如許的炮擊已經持續了三天,即便是堅毅的台灣城城牆,也有崩潰的跡象。
一個尼德蘭兵士來到城牆上,瞭望遠方的海麵,隻見比他們的武裝商船還要龐大很多的戰船呈現在海麵上,呈扇形包抄了台灣城地點的島嶼。隻要複遼軍的艦隊一轉舷,就將稀有百門大炮對準他們的堡壘。
在楚雲所曉得的本來的汗青中,鄭勝利以兩萬人攻打隻要1000人的台灣城,硬是圍困了台灣城8個月的時候,最後尼德蘭人投降今後,纔算是光複了台灣城。可見尼德蘭人苦心運營的台灣城有多麼難以攻打。除非有跨期間的火器,不然要打下來需求華侈一番力量。
在納爾遜的批示下,二十多艘裝載有重炮的龐大戰船緩緩逼近台灣城,為大韓號、大齊號編隊保護。
“陸地上的軍隊還冇有推動到赤坎城下嗎?”納爾遜通過望遠鏡察看著台灣城與沙洲炮台的對射環境,推斷台灣城上火炮的位置。
而海疆上流落著的複遼兵艦隊主力在遙遙張望著台灣城蒙受炮擊,臨時冇有動靜。
“就算是巴達維亞的救兵到來,他們真的能擊敗內裡的東亞無敵艦隊嗎?”尼德蘭兵士說道。
他們已經派出了炮兵在台灣城劈麵的沙洲上架設炮台轟擊台灣城。
“總督大人,巴達維亞的救兵要幾時才氣到來?”一個尼德蘭兵士問道。
夷洲總督普特曼斯心亂如麻。
“給路上軍隊補給的彈藥和糧食已經通過運輸船走鹿耳門航道,在禾寮港登岸。隻待路上軍隊到來,便能為他們供應補給。”傳訊兵持續說道。
隻是兩年後,複遼軍俄然要收回夷洲南部的赤坎城和台灣城,限令尼德蘭人在三個月內交出兩座城池,令他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