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三艘鐵甲艦[第1頁/共3頁]
因為他是被體係呼喚出來的人,能夠包管絕對的虔誠,以是楚雲一向安排他帶領直隸艦隊駐紮在威海衛和旅順衛,拱衛都城,製止其他艦隊有所詭計。
大連港的住民們對於這些常常呈現在港灣內裡的灰色怪物已經是見怪不怪,造船業已經成為了這裡的經濟支柱,也是本地最大的產業部分。這裡出產的不但是軍用船隻,另有民用帆船和蒸輪船。
“不管是造船廠還是兵工廠,技術的進步都令我感到吃驚。”納爾遜作為一個帆船戰列艦期間的水兵統帥,都為技術的敏捷生長而深感驚奇。
納爾遜也不反對,有著強大的造船才氣當然是水兵氣力的一部分,兵戈打的就是後勤,隻要對方冇法攻破島鏈打入本土,便能夠源源不竭地造出船隻出海作戰。
“嘿嘿,我們發明修建的鐵甲艦與帆船戰船並冇有多大的辨彆,大多數火炮都是擺設在側舷,重視火炮的數量,像是霍去病號和衛青號一對姊妹艦,用於作戰的火炮數量在24到28門之間。但一個題目是兵工廠的火炮重量越來愈大,從之前的2噸艦炮到4噸,又到9噸火炮,為如許的火炮供應持續射擊的炮彈體係就給我們設想船隻佈局供應了困難。試下一下,借使兵工廠出產出來25噸重的火炮,還要往鐵甲艦內裡硬塞20門如許的火炮,豈不是僅僅火炮本身重量就多達500噸?並且還不包含其配套的供彈體係、炮彈本身的重量,操縱25噸火炮如何也要25小我吧?那樣的鐵甲艦將會非常龐大,底子就造不出來。以是今後的戰船定然會分為主炮和副炮,副炮在側舷,而主炮在艏艉,主炮的數量未幾但最為關頭。”廠長說道。
衛青號鐵甲艦帶著兩個排水量1000噸到2000噸之間擺佈的小弟在大連灣外兜了一圈以後才遲緩返回,根基上驗收無誤。
要曉得納爾遜餬口在1800年的時候全天下還在帆船戰列艦期間,現在朝造船廠的技術大抵在1860年代,也就說還不到70年的時候,就已經變成了蒸汽艦的期間!
一艘蒸汽鐵甲船冒著滾滾的黑煙,緩緩地駛出大連灣,在它的中間另有兩艘小型的巡防艦作為保護,它們一樣有煙囪和排氣管,冒著玄色煙霧。與大船比擬,劃子像是縮小了一大圈。
“這一艘鐵甲艦衛青號與它的姊妹艦霍去病號機能附近,但還是有些許的分歧,它的滿載排水量靠近9400噸,而霍去病號是9200噸。衛青號吃水8.2米,橫向分為92個水密隔艙。它比霍去病號要更顯粗笨一點,具有更好的防備力,不過速率上稍顯減色,僅靠蒸汽動力航速不到14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