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八十五章 最好的時機[第1頁/共4頁]
因此,當沈得善帶著沈寧、連山等人來到西寧道的時候,他固然麵上嚴厲深沉,內心卻樂得開了花:太好了,終究有人來接辦了!我還是舒舒暢服去練習棋子、清算手尾去吧!
外事組的頭子,恰是沈餘益。這些年他和沈積和冬眠在西燕,得了很多有效的動靜,西燕的局麵已經根基放開了。當初跟從著來到西寧道的外事組核心職員,早就前後去了西燕,在那邊蟄下了。
現在,這個棋子送來了一句話,頓時就被沈餘同送到了沈寧的手上,這纔有了沈寧開首的各種考慮和考慮。
西燕那邊有動靜傳來?沈寧有些微愣,當下隻得放下了李家這裡的動靜,倉促趕去了大廳,想看看沈餘益說的是甚麼動靜。
不能看大門,這半句話,是甚麼意義,有冇有需求去理睬,沈寧臨時不曉得,也就先擱在一旁了。但是,抱怨不推高三七藥價,這半句話,不難懂。
能夠打理那弟子意,想必李老爺子對他是看重非常的,以是當他反對的時候,李老爺子必然會附和他的定見,以是李次山和李惠山就消音了?
他說的是,李次山收受了三七藥材販子的賄賂,本來是想推高三七藥材的代價,最後卻不不曉得為甚麼不了了之。
阿誰棋子在刺史府的光陰尚短,隻能獲得這句話,不敢也不能再深切扣問。這句話,傳得出來,已經很不輕易了,沈寧現在做的事情,就是要抽絲剝繭,把棋子不能扣問的話語推算出來。
不管是誰在反對、為了甚麼而反對,這都說瞭然一個事情:李老爺子和那小我非常謹慎!一時也不能等閒擺盪。
在沈餘益前去西燕的時候,外事組核心四人早就跟從著來到西寧道邊上了,就是為了策應和通報沈餘益從西燕發還來的動靜;在俞謹之來到京兆以後,沈華善和沈則敬又商定,將諜報組的核心四人送來了西寧道,以便更進一步整合西寧道這裡的諜報事情。
這個三七藥材販子,手裡囤積了一多量三七,便找上了李次山,許以重金,讓他想體例推高三七的藥價。那一筆重金,實在太客觀了,李次山收下了,並承諾會代為週轉。但是他回了昆州一趟,口風就變了,讓藥材販子再等一等,說現在還不是最合適的時候。
“將欲取之,必姑與之。這個藥商,是很懂這個事理。那財帛,還在李次山手中,可見,他還是想要推高三七的代價的……”
說到這裡,不得不說一下如流處在西寧道這些年了。早在長泰三十五年,如流處的根基框架就已經搭建出來了,共有外事、間客、諜報、政商、藝技、彙綜這六大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