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華陽神童[第1頁/共5頁]
“七歲作詩,九歲作畫,十歲誦全六經,十二歲書法羞跑了蒙師,甚麼是神童,這纔是神童!”
接過宇文鮮於兩人的籍狀,青袍學官的目光還是放在那麻衣少年身上,嘴裡嘀咕道:“那就是範九?”
這是個很淺顯的少年,雖因要入府學而束了發,稚氣卻冇完整消逝,邊幅不過平常的眉清目秀,穿著也普淺顯通,粗看並不如何起眼。
王二步入牌坊下,眨了眨眼睛,愣愣取出籍狀,開口時嗓音清冷,近於非人:“門生姓王名……”
“來了來了!”
【宋朝汗青質料太混亂,衝突之處頗多,比方成都的玉局化,也就是玉局觀,很多質料都說是在城北,可按照唐時聞名羽士杜光庭的記敘,以及蘇東坡《送戴蒙赴成都玉局觀將老焉》一詩所述,起碼唐宋所言的玉局觀是在城西南。近似的例子太多,匪頭對這些細節都會作對比考據,考據不出的,匪頭就任選了。】
傳授正在驚奇,待這少年幾步行來,心中也是格登一跳。
這是個崇尚神童的期間,神童如吉祥普通,妝點著文盛之世的繁華。泯然世人的方仲永隻是反例,神童有大出息的正例多不堪數。名相晏殊五歲能詩,十四歲就得中進士,與他同榜的薑蓋隻要十二歲。另一個蔡伯俙,傳聞虛年四歲時就麵謁真宗天子,得了出身,更是神童中的妖孽。
“華陽神童來了!”
跟平常有些分歧,城東大慈寺不複昔日的喧嘩,竟然還能聽到和尚們敲木魚的聲音,城中西南角的成都府學卻熙熙攘攘,有如闤闠,本來的琅琅誦書聲也冇了,隻聽得陣陣鼓譟。
僅僅隻是露麵,就引得府學傳授感慨時勢,這個叫範九的少年給人的壓力實在太大。等他過了牌坊,遞上籍狀,朝祠堂走去時,像是有甚麼無形的罩子揭開,喧嘩纔再度回到牌坊四周。
另一學官深有同感:“八歲就將家中藏書倒背如流,十二歲誦全石室十二經,到現在已是讀書破萬卷,是真的過目不忘!原覺得張鬆背孟德新書隻是平話人虛言,可王二倒是個活生生的例子!”
黌舍取士與昔日科舉比擬,雖有諸多不便,可對普通人家來講,靠讀書出人頭地這條路向來都是獨木橋,二者不同不過是寬窄之變。隻要能入黌舍,有了士人身份,就能減役錢免丁身米錢,另有賦稅補助,是以招考者如過江之鯽,年年都是如此。
惹眼倒與身材無關,而是年紀,雖膚色烏黑,方臉闊額,飄著一股老成之氣,可跟其他士子比擬,年紀較著小了一大截,隻十三四歲風景。早早束了發,裹著軟襆頭,穿戴襴衫,就是個小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