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入幻還真[第1頁/共4頁]
不過,這卻不是因為這海水有何傷害,相反,這海水又鹹又苦,浮力極大,不管人畜,入水都不能沉,連石塊也能浮在水上。而正因如此,海中心生有一座浮島,不過數百丈大小,其狀如鼎,島上寸草不生,山石都閃現一種赤紅的硃砂色。
實際上,兄妹倆在這段光陰的同業獨處,潛移默化,對兩人的影響都已經不小,不然換了其彆人,餘清聖就算生疑,也毫不會立即就詰責了出來,非要旁敲側擊判定切確以後,纔會動手施為。而虞璿一樣是考慮著餘清聖的表情,也不肯去編大話騙他。
他憤怒了一陣,卻也安靜下來。實在餘清聖心中清楚,固然這段光陰兩人密切非常,虞璿對他也是言聽計從,但實在是兩邊都在儘量修好,間隔真正的親如一家毫無隔閡,那還差得老遠!是以虞璿一旦對峙要伶仃行動,餘清聖第一反應便是,她想要撇開本身!
而修士修真,除了增加修為,堆集法力,便是修的一個“去偽存真”的真字,也就是所謂的“修性”的境地,隻不過修為法力神通這些另有經籍秘笈可學,修“性”卻隻能靠本身,偶然候修“性”不敷,便判不出真偽,瞭解不了更高的境地——對天下、對本身的瞭解,都冇法更上一層樓,這也就是所謂的境邊界製。
虞璿對待那追來的餘清聖的態度,也恰是因為這個原因。她的目標是要查探此地,而來人是禁止她前去,若說幻象的禁止不成服從,莫非真人的禁止便合該服從了?在幻景當中,最忌諱的便是以旁人的要求,代替了本身本來的主張,不然就算是被人所愚。
對付這類幻景的體例隻要一種,那便是任他萬般幻象,隻由本心。換句話說,幻景內裡的人物是幻象,而所謂實在外界中的各種,實在也能夠說是另一種虛幻。
虞璿自從被拔擢為真傳弟子以後,便分撥居住鼎湖島,算起來也住了二十多年快三十年,從未感覺那座島嶼有何異處。她遠瞭望著那紅色浮島,實在有些驚奇不定。
虞璿悄悄歎了一口氣,纔要持續往前,卻見遁光自天涯飛來,竟是餘清聖,非常倉猝惶急的模樣。隻是對方到了海麵,卻隻在上空打轉,竟似看不見虞璿,也看不見這座浮島普通。
這須彌小界約莫周遭稀有百萬裡,同東蓬萊洲差未幾,也是天圓處所的格式。固然較以外界還差的太遠,隻能算一小界,但已經比平常洞天泛博得太多。
似淺顯人,喜怒哀樂,各種挑選,都並不由本身的心而定。做一件事,如果旁人讚歎鼓勵,便高興奮勇;如果旁人指責否定,便心生躊躇。信賴父母、師長、朋友、社會風俗……一輩子都是被外界撮弄著走,隻能人雲亦雲,並無本身的真正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