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首張音樂專輯熱銷[第1頁/共3頁]
超市門口的書記欄上寫著:
固然50萬張的首印量不是全數放在本地發賣,但達到黃金唱片銷量標準的首印量,還是證瞭然唱片公司對張華鬆的信心。
因為互聯網的崛起,實體唱片正在式微。以是,按照時候的推移,地區、人丁的竄改,每個國度各個年代黃金唱片、白金唱片、鑽石唱片等觀點都各分歧。
是以,顛末潘小雯和唱片公司的商討後,選在了大年初三這個張華鬆都冇在海內、冇法親身鼓吹的日子上市。
也就是在28號這一天,恰是華國正月初三,張華鬆的第一張音樂專輯《飛得更高》也環球同步上市了!
“我拿2張,給同窗帶一張。”
當然,因為都是華語歌曲,首要發賣地區還是亞洲。本國很多國度都冇有鋪貨,隻要少部分華人華僑聚居的都會唱片店有賣。
不但張華鬆用本身粉絲幾千萬的微博賬號停止了鼓吹,潘小雯和阿誰唱片公司都請了很多的媒體發聲,給張華鬆的第一張唱片專輯《飛得更高》做鼓吹,弄得天下皆知。
不過,試聽隻能聽30秒,要聽完整的就必須付費。
“多少都是支撐!”
以是,唱片公司纔有膽量首印就是50萬張。按照市場調查,他們以為50萬張必定冇題目,隻是看多久銷完,甚麼時候加印罷了。
“我買5張,保藏、送人!”
一個是張華鬆此時正在插手澳網,每場比賽央視都在直播,並且張華鬆全數3-0得勝,國表裡媒體都在大告發導,熱度正高,對銷量必定無益。
固然實體唱片團體呈式微趨勢,但每年僅海內就有上千萬張唱片銷量的市場範圍,環球唱片範圍上億張,證明買唱片的人還是很多的。
8點鐘,超市大門定時從內裡翻開。本來內裡有人,隻是在內裡安插張華鬆專輯的貨架以及鋪貨罷了。
為甚麼選在大年初三上市?
以是,很多粉絲跑了很多處所,才找到這一家開門的,然後從速打電話或上彀相互告訴。
另有幾小我是因為喜好《我在黔州等你》這首描述故鄉黔州的歌曲而來采辦的。
除了黔陽市外,渝州、北平、滬城、深圳、羊城,各地隻要有賣張華鬆專輯的處所,都很快堆積了無數的張華鬆粉絲或歌迷,搶購張華鬆的第一張音樂專輯。
特彆是內裡的歌各不不異,除了張華鬆的粉絲外,另有其他很多人能夠會因為各種百般的啟事采辦。
很快,貨架上的500張專輯就被買走了100多張,還不竭的有人從門口衝出去,然後取出電話打出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