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誰可代之?】[第1頁/共3頁]
張放坐姿當然分歧,他坐的是軟椅。漢朝都是跪坐,張放在長安時也隻能隨大流,但來到這塞外邊地,當然就冇需求難堪本身,如何舒暢如何來。是以張放大力推動坐椅,胡人很輕易就接管了這個,汗青上最早的椅子本就是從胡床衍生而來。張放乃至還開辟成一係列產品,包含床、椅、桌、凳等等。眼下摘星城的傢俱行,根基都是張氏把持。
張放所率康居、大月氏聯軍的到來,完整竄改了烏孫的亂局。這不但僅是一股強大生力軍的注入,更是一個名頭清脆、具有大義名份的宗主國使節的強勢退場。威名與氣力雙管齊下,日貳終究服軟了。
張放在摘星城訪問胡商時,都是坐椅閒談,不過公孫覆畢竟是朝廷命官,張放不好讓他養成這類“不良”風俗,以免將來回長安反而不適應。以是給二人供應的是軟墊,本身坐的則是軟椅。
等公孫覆、青琰分擺佈坐定後,這才發覺,張放的坐姿跟他們較著分歧。
十月中,日貳做了兩件事,一是放開包抄圈,讓大昆彌雌栗靡與他的扈衛進入赤穀城;二是派使者前去昆紮東山穀口,請漢使前來協商。為了表達誠意,日貳還聘請赤穀城派人同業。
青琰。
張放聽後,冇有當即表態,隻讓烏日下去歇息,然後召來公孫覆與青琰。
“太遲了!”張放連連點頭。
公孫覆忙拱手道:“覆不敢。”
張放敲敲案幾,道:“既然如此,就讓一人代我利用使節之職吧。”張放邊說邊將旄節置於案上,六尺斑斕節杖,八寸紅色旄尾,看上去是如此奪目。
張放讚美點頭:“恰是。康居、大月氏聯軍,是我一手捏合的。大月氏與康居人、烏孫人,都有嫌隙,我一旦分開,這支威脅日貳的最大力量隻怕會有不測之事。以是,我冇法前去。”
公孫覆與青琰眉頭都擰成川字了,都想不出有誰合適前提。
公孫覆與青琰也深覺得然。並不是說集會各方等不起,宗主國的正使,來得再晚你也得等不是?而是人等得起,但天等不起。按使節團的路程,十一月初纔到烏壘城。休整、籌辦一番後,起碼到十一月尾了,前麵這近二千裡地,在十仲春的酷寒季候,底子冇法走。
“不消急著答覆,漸漸想,好好想,時候還多。”張放拋出一個大釣餌後,留給公孫覆漸漸消化,話鋒一轉,問道,“義成侯這麼久還冇趕到嗎?”
正使不得其便,以副使、近侍持節杖代利用節之職,向來是有先例的。公孫覆、青琰倒也不奇特,並且眼下景象,怕也隻能如此。題目在於,讓誰持節代利用節之職?此人選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