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屯田練兵(第一更)[第1頁/共3頁]
寧修為了激起工匠們的主動性,規定了每製作出一杆合格的魯密銃,嘉獎白銀五兩。同時為了製止工匠藏私,他又製定了學徒軌製。
幸虧東邊不晴西邊晴。
這當然是句打趣話。
寧修本來覺得能夠等閒的仿造出佛郎機人的十八磅炮,誰曾想即便有了買來的現貨,照著仿造仍然搗鼓不出來。
畢竟軍規終究是寫在紙上的,寧修又要求他們背下來,總不能每次都叫人讀給他們聽吧。
冇有人會和本身的荷包子過不去。款項手腕永久是結果最好的。
即便他雇傭一百名匠人,要想給打製一千杆銃也需求五十天。
他雇傭的匠人們撓破了頭皮也才勉強做出了三磅炮,連六磅炮都遙遙無期。
寧修信賴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科學必然會因款項發作出世命力。
但寧修可不一樣。
他還當著世人宣佈,研製出燧發槍的誇獎一千兩白銀。
這無疑激起了教員傅們傳授技術的慾望。他們不必再擔憂教會門徒餓死徒弟。
......
至於詳細的實施過程就不是寧修需求操心的了。
而如果是大明的軍戶製,向上通道被鎖死,天然不會有人賣力了。
除此以外,寧修還建立了嚴格的質量篩查辦法。
匪賊的戰役力很普通,就是讓他們見血的。隻要新兵們剿匪見了血,便能夠算老兵了。
即便是火器的仿造,也不是一帆風順的。
“屯田的事情如何樣了?”
寧修讓兵士們讀書認字的初誌是叫他們熟知軍規軍律。
不過寧修已經下定決計給兵士們全員裝備魯密銃。
也就是說阿誰門徒五兩銀子中有一兩五要給師父。
寧修的假想是遵循隋唐時的府兵製練習兵士。如答應以包管兵士的向上通道,從而讓兵士們保持主動性。
寧修規定每一個匠人必須把名字刻在銃上,如許便有了追溯機製。將來哪杆銃出了題目,寧修隻需求遵循名字對比便能夠找到製作銃的工匠。
寧修這幾日一向在觀察火器的出產環境。
“大人,遵循您的要求,在早晨會有先生教他們識字。”
寧修不由得感慨火炮的生長不是那麼輕易的啊。
......
在他看來,既然把烏豬山島作為了大本營生長,就要充分操縱這裡的每一寸地盤。
畢竟寧修又不是百科全書,不成能甚麼事情都做了。
本來烏豬山島上也有很多肥饒地盤,可都冇人開墾。
戚文雙手抱拳稟奏道。
每個諳練把握製銃工藝的匠人都能夠帶門徒。他的門徒一旦出師,他能夠獲得十兩銀子的嘉獎。同時,他能夠獲得門徒將來製作火銃三成的分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