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崩壞(下)[第2頁/共8頁]
這還冇完,見到蔡氏舉族皆哭,那些來相送的人中,彆的倒也罷了,那些蔡氏姻親、弟子也都陪著哭了起來……一時候,全部洛陽城外的亭舍中,哭聲震野,不說郊野中春忙的農戶個個立足發楞,門路上的行人個個立足,便是中間小河上的水鳥都驚得飛了起來。
袁逢中風了,並且癱了!
橋玄不由會心發笑:“本來如此,怪不得本日如此當眾吹噓與我……還士人脊梁。”
以是,且不談袁周陽本身的身材狀況和之前遭受流言的窘況,這第一任務人老是他楊賜冇得跑吧?!
但是,底子不消公孫珣吃力量,天子身邊有一名叫呂強的中常侍,是朝中公認的可貴品格極佳的寺人,此人對峙為蔡邕辯白,以為不管如何也不能因為一封匿名信就把一個朝中九卿和一個天下名流給殺了!
這事該當日冇得跑,冇瞥見袁逢和楊賜的前車之鑒嗎?
不過,橋玄身後一個眼睛頎長到眯眯眼的矮個子年青人卻忍不住低頭乾咳了一聲,然後輕聲提示了一句:“公孫郎中,蔡公是髡刑放逐……”
公孫珣怔立當場。
“漢光和元年,名流蔡邕舉家貶入朔方,燕武前夕折柳養於瓶中,待翌日相贈。然柳枝一夜枯枝,落葉萎芽,擺佈皆覺得不祥之兆,勸更之。燕武曰:‘折柳相彆,本在於心,若見枝枯而更,所謂自欺欺人也。’乃持枯枝相送,實言以告。邕歎曰:‘吾年四十有七,奇特一人,又髡刑舉家入朔方,好像此枝無葉無芽,此非天意乎?此行當無骸骨存也!’燕武對曰:‘天意何憂,人當自強也,焉知枯枝不成成樹?’邕感其意,複抖擻而走,臨行,於河邊插柳枝,一夜而出新芽。複數年,河邊果成樹也,複百年,此樹蔚然如冠,仍然尚在,屢有神異,蔡氏擺佈皆拜,四時不斷。世人皆呼‘蔡柳’也!”——《搜神記》
言罷,兩人倒是聯袂將那根枯枝插入道旁河邊,然後,公孫珣又喊來兩個義從保護,說是雁門武州人士,恰好歸鄉順道,讓他們沿途護送一二……並握手暗裡小聲交代,如果在朔方有所不便,刺史董卓就不說了,對方也認得,但雁門太守郭縕倒是能夠報他公孫珣的名字的。而如果路遇盜匪、亂軍甚麼的,也無妨往雁門平城處逃,到彼處去尋一個叫程普的人,老是能托庇一時的。
而一詩既罷,四周的公卿名流也是各自無言思考,便是橋玄也忍不住微微打量了一下公孫珣,方纔持續耷拉著眼皮閒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