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9章[第2頁/共4頁]

不過,蕭何所識的最大的豪傑,不是韓信,而是劉邦。賞識韓信不難,因為除了蕭何,項羽部下另有一個叫做鐘離眜的將軍體味韓信的才氣,發明劉邦卻不輕易。西諺有雲:仆人眼中無豪傑。豪傑的仆人與豪傑太靠近太熟諳了,感覺他與本身也冇有多大的分歧啊,哪來甚麼豪傑氣象!

總之,劉邦曾經三次思疑蕭何心胸異誌,三次將蕭何置於極度傷害的地步。但是蕭何深知伴君如伴虎,居安要思危的事理。建國天子莫名其妙地思疑功臣,乃是題中應有之義,冇甚麼可大驚小怪的!措置這類事情,隻可忍氣吞聲,不必忿忿不平,更不成急於“辯誣”,訴說本身受了天大的委曲。

提及蕭何所賞識的天賦或豪傑,我們當然起首想起韓信。韓信墓有一幅春聯:“存亡一知己,存亡兩婦人。”“兩婦人”指的是“漂母”和呂後,“漂母”賜飯,儲存了韓信的生命,呂後設想,就義了韓信的生命,以是說“存亡兩婦人”。“一知己”就是蕭何。韓信說“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與“存亡一知己”的意義是一樣的。因為蕭何的巨眼識才,強力保舉,韓信才得以發揮胸中抱負,以是蕭何可謂韓信的知己。“蕭何月下追韓信”與“伯牙摔琴謝知音”能夠相提並論,都是千古嘉話。

總之,這個蕭何見地不凡,聰明過人,度量如海。蕭何的話畢竟有理,“知臣莫如主”。想必漢高祖劉邦在地府之下,也會以為將蕭何列於建國功臣之首冇有甚麼可遺憾的。

第二是蕭何之智。智,也就是才乾,聰明。所謂“慧眼識英才”,目光實在是離不開聰明的。眼力或見地隻是內涵的才乾或聰明的內部表征。有才乾,方能目光如炬,洞察時勢,辨彆豪傑;有聰明,方能熟諳自我,保持復甦,進退有據。

漢十一年,漢將陳豨謀反,劉邦禦駕親征。其間呂後在朝頂用蕭何之計,誅殺韓信。

蕭何是漢朝初年的丞相。諡號“文終侯”,漢初三傑之首。幫助漢高祖劉邦建立漢政權。

泗水沛縣人,也就是當今的江蘇沛縣。曾任沛縣主吏掾、泗水郡卒吏等職,持法不枉害人。秦末隨劉邦起兵反秦,劉邦進入鹹陽,蕭何把相府及禦史府的法律、戶籍、地理圖冊等彙集起來,使劉邦曉得天下山川險要、人丁、財力、物力的漫衍環境。項羽稱王後,蕭何勸說劉邦接管分封,安身漢中,養百姓,納賢才,收用巴蜀二郡的賦稅,積儲力量,然後與項羽爭天下。為此深得劉邦信賴,被任為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