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3章[第1頁/共5頁]
錦州城中放西洋大炮,又放火炮、火彈和矢石,清兵受創極重。攻到天明時,皇太極見支撐不住了,隻得退兵,退到小淩河安營,等待各路兵馬集合整編。皇太極清算好了軍隊,轉而去攻寧遠。滿桂帶領明軍在城南二裡佈陣,城牆下環列槍炮。明軍野戰終究打不過清軍,因而退入城中扼守。
就在這時候,清兵捉到了兩名明官派在城外賣力養馬的寺人,一個叫楊春,一個叫王成德。皇太極心生一計,派了副將高鴻中、參將鮑承先、寧完我、巴克甚、達海等人監守。俘虜了兩名小小寺人,何需求派五名將領來監守?此中當然有計。高、鮑、寧三人是投降滿清的漢人。
新中進士和大戰潰敗這兩件事在同一個時候產生,袁崇煥這個向來體貼邊防的新進士一喜一憂,表情必然很龐大。他當時在都城,當然聽到很多遼東戰事的動靜。
這一役明朝稱為“寧錦大捷”,是明軍對清軍第二次血戰勝利。
滿桂率兵五千守德勝門。當時北京軍民在城頭觀戰,但見清兵牴觸而西,從城上望下來,如黑雲萬朵,挾迅風而馳,斯須已過。一場苦戰,滿桂受傷,血染征袍,五千兵隻剩下了三千人。主疆場是在廣渠門。袁崇煥和清兵打到傍晚,清兵終究不支敗退,退了十餘裡。袁軍直追殺到運河邊上。皇太極與諸貝勒都說:“十五年來,從未碰到過袁崇煥如許的勁敵。”因而不敢再逼近北京,駐兵在海子、采囿之間。
努爾哈赤大肆攻城。成千成萬的辮子兵衝到了城邊,俄然之間,城頭舉起千千萬萬火把,矢石如雨般投下城去。戰事越來越狠惡,寧遠四周十餘裡的城牆牆腳已被挖得千孔百瘡,眼看城破期近,袁崇煥不能再泰然自如了,親身搬石來堵塞缺口,連受了兩次傷。部將勸他保重。
天啟七年蒲月,皇太極親率兩黃旗、兩白旗精兵,打擊遼西諸城堡,攻陷明方大淩河、小淩河兩個要塞,隨即打擊寧遠的核心要塞錦州。
天啟七年十一月,升袁崇煥為右都禦史、視兵部添注左侍郎事。崇禎元年四月,再升他為兵部尚書、兼右副都禦史、督師薊遼、兼督登萊天津軍務。兵部尚書是正二品的大官,所轄的軍區,名義上也擴大到北直隸北部和山東北部本地。
袁崇煥與將士同甘共苦,善待百姓,當他們是家人父兄普通,以是築城時大家極力。次年完工,城高牆厚,成為關外的重鎮。這座城牆是袁崇煥平生功業的根本。這座城牆把滿清重兵擋在山海關外達二十一年之久,如果不是吳三桂把清兵引進關來,不曉得還要反對多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