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 吃月餅(三更)[第1頁/共2頁]
他們兩有自知之明,曉得以本身的年紀和經曆,還冇有進大帳議事的資格。
“是啊!”
世人豎起耳朵,聽他的第三個啟事。
被問著的顧懷疆,重新舉起手,指著牆上的地形圖,“中秋快到了,我們邊吃月餅,邊等柳況來襲便是。”
“還冇打起來,急著聲援做甚麼?”
嚴錚喜道:“得令!這事包我們身上!”
老金是最坐不住的,顧懷疆不說清楚,他就聽不下去接下來的布兵戰略,“大將軍,您如何肯定柳況不會往兩邊城池增派人手?我們的探子每一個回報的都是柳況調兵的動靜,您冇聞聲嗎?”
嚴華實道:“這麼說,不但柳況但願主疆場設在竹關外,實在大將軍也但願主疆場設在竹關外,對不對?”
顧懷疆起家,指著牆上的地形圖,仍舊遵循主疆場在竹關的能夠講授布軍。
顧懷疆點點頭,“那再交給你們一個任務,去城中采買月餅,務必讓每一個兵士都能吃上。本年中秋要在這裡過了,不能虐待將士們。”
顧懷疆的手從半空中放下,看了顧述白一眼,“你和諸位叔伯說說,為甚麼柳況不會往渭州和長川調兵。”
“其二,兵家講究虛則實之,實則虛之。恰是因為探子的回報將柳況調兵的每一個行動都看得極清楚,反而可疑。遵循玉扶複書所說,那日我們在竹山上碰到群蛇攻擊恰是柳況的圈套,他能防備我們在竹山上窺視,天然也能用假行動利誘我們。”
顧懷疆冇提調兵不調兵的事,反倒笑眯眯地看他兩人,“聽少將軍說,你們倆這些日子常往城中去,為耐久作戰采買軍糧做籌辦,有這回事嗎?”
本來是問這件事,嚴錚放鬆下來,“我們按少將軍教的體例,統計了竹關近三年來的產糧和賦稅環境。我已經和竹關府令籌議好了,本年邊疆幾城的稅糧先彆交到帝都。萬一我們的軍糧不敷使,直接從竹關及周邊縣城調來,豈不比從帝都千裡迢迢運來便利?”
“柳況不會往兩邊城池增派人手的,不必擔憂。”
兩個小輩興沖沖跑出去,帳中眾參將迷惑不解,“大將軍,現在調兵要緊,說不定甚麼時候柳況就要攻打渭州和長川了!前次他們隻是派小軍隊打擊兩城,二公子和三公子帶領的那點人手都差點扛不住,何況此次對方增派了人手?”
當然,地形不會竄改,顧家軍的戰法卻要變一變了。
被點道名字的兩人下認識想跑,回神一想,大將軍這是讓他們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