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小說 - 曆史軍事 - 公子風流 - 第四百零九章:圖窮匕見

第四百零九章:圖窮匕見[第1頁/共4頁]

寺人扯著嗓子:“各國使節施禮。”

朱高熾完整慌了手腳,因而站出班來,不由喝道:“大食使節為何不拜?為何驕易天子?”

實在胡祿已經給了君臣們一個下台階的機遇,想當年的時候,大唐廣納百川,與大食的商貿來往也非常發財,而他胡祿此前又上書,要求放鬆對大食商賈的管束,隻是宮中對此奏書留中不發,不肯批擬罷了,如果這個時候,這些君臣誰肯給一個承諾,賜與大食商賈虐待,那麼跪一跪,給這些君臣的麵子倒也無妨。

這一番話出來實在教人目瞪口呆。這連唐皇都搬了出來,清楚是打大明的臉啊。

話又說返來,這類事是真是假,誰也不知,畢竟這些對天朝來講畢竟是小事,一定就記實在史冊當中,而大食人或許記著了。當時大唐也確切是廣納百川,較為開通,料來這等事,就算失真,也毫不是全然作偽。

即便是朱棣,那一張喜怒不形於色的臉此時也拉了下來,虎軀微動。

紫禁城已是裝潢一新,無數穿戴嶄新衣甲的大漢將軍和親軍侍衛呈現在了宮城各處,端的是熱烈非常。

這一下子,大師更是目瞪口呆,事理在這裡,但是誰跟你講事理來著,大師叫你來,為的就是等著你屈就,你倒是好,跑來這金殿之上來講事理了。

“本日下臣不拜並非無禮,實乃民風使然,不敢違逆先知教誨,還請陛下恕罪。”

胡祿慢悠悠地持續道:“而在交好的過程中又有一個典故,我大食的使節來朝,覲見唐皇,倒是不肯行中原禮,唐皇大怒,便問,爾既番邦,為何不拜。我大食使節答曰:大食國與他國分歧,大食民風隻拜先知,而不拜君王,是以雖中土天子澤被四方、乃王中之王,亦不敢拜。唐皇聞之,不但不怒,反而道,既是如此,便特許卿家如此。至此下詔,凡有大食商隊使節覲見都可不拜。我大食感慕唐皇恩德,因而至今銘記於心。”

一隊隊的寺人結隊而行,輕手躡腳,而文武百官亦是在午門以外久候多時。

朱棣淺笑道:“眾卿平身,不必多禮。”

隻是……這不就成了笑話了嗎?君臣們期盼了這麼久,費時吃力,望眼欲穿,成果等來的倒是這麼個成果。

如果說萬國來朝是朱棣的臉麵,而這接待使節。則是朱高熾的政績。

朱棣淡淡隧道:“哦,朕倒是想聽一聽,你但說無妨。”

可題目在於,這裡是大明永樂朝,永樂天子請大師來,就是要你們長臉的,成果你把大唐搬了出來,盛讚大唐的開通,倘使此時即便是朱棣也跟著開通一番,人家也不會念你好,隻會獎飾大唐。可如果不準,此人又不肯跪,又當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