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的日常生活

第5章 情感篇:古人談戀愛,不在七夕節[第3頁/共16頁]

當然,前人也考慮到了一些女性的權益。起首,老婆冇有犯“七出”錯誤而被無端休妻的,丈夫會遭到科罰。唐朝時是放一一年半,元明清三朝是杖一百或杖八十。彆的,有以下三種環境,即便老婆犯了“七出”也不能被休,即所謂的“三不出”:老婆仳離後無家可歸的不準仳離,老婆曾為公婆守孝期滿三年儘了孝道的不準仳離,結婚時丈夫貧賤現在繁華的不準仳離。“三不出”倒是挺有情麵味,特彆是最後一條。

唐朝當局也對最低結婚春秋作了規定,玄宗開元二十二年赦令“男年十五,女年十三以上,聽婚嫁”。也就是說,唐朝的法定結婚春秋是男人15歲以上、女子13歲以上。那當時普通人的結婚春秋又是如何的呢?有學者對《唐朝墓誌彙編》中記錄的344名上層女性的初婚春秋停止了統計,此中最小的11歲,最大的27歲,13歲以下和20歲以上的均為少數,14~19歲嫁者居多,此中又以14、15歲的更多。拿到明天,女生初中畢業根基就都結婚了,而男人的結婚春秋要略高兩三歲。團體來看,唐朝的婚配春秋比漢朝略晚一兩歲的模樣。

宋朝的法定結婚春秋因循了唐朝的規定,但實際結婚春秋卻比前朝高了很多。有學者對宋朝墓誌銘記錄的60名女性停止了統計,均勻結婚春秋為17.67歲,大部分在17~19歲之間結婚。男人的結婚春秋就更大了,按照統計,士人階層的均勻結婚春秋在24.15歲,大部分在20~25歲之間結婚。士人階層結婚晚,能夠是為了插手科舉測驗,把時候都用在學習上了。如果是淺顯公眾則要更早一些,男人20歲結婚應是遍及征象。為何宋朝人結婚這麼晚呢?一是宋朝都會文明發財,不結婚也有事做,從這點來看,宋朝還真是近代的前夕;二是宋朝結婚用度高,彩禮和嫁奩都非常高貴,這能夠也是導致結婚晚的啟事。

接下來是第四道法度,叫作“納征”。“納征”就是男方家給女方家送聘禮,用我們明天的話說,就是給彩禮。那前人的彩禮都送啥呢?遵循古禮,彩禮首要有三類:一是“玄縹”,就是用深紅和淺紅兩種色彩構成的衣物;二是“束帛”,當時五匹為一束,也就是送去五匹長的帛;三是“儷皮”,就是成雙的鹿皮。看來前人最後還是比較渾厚的,送的彩禮根基上都是結婚過日子的居家用品。當然,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也是當時物質匱乏的表示。鼎新開放前大師送的彩禮根基上也都是水盆、暖瓶、被罩之類的居家用品。鼎新開放後,跟著經濟社會的生長,大師根基不送東西了,都改送錢了。因為餬口敷裕了,大師啥也不缺了,就缺錢。當代也是這類景象,最後送皮帛等禦寒之料,厥後就首要送真金白銀了。以是,前人也稱其為“聘金”或“納幣”。

推薦小說:

極品妖孽至尊 |  妃寵不可,王爺彆鬨了 |  帶著農場闖末世 |  限量誘妻:帝少夜夜寵 |  盛世田園之夫憑妻貴 |  豪門第一棄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