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目標民豐(第六更)[第1頁/共4頁]
“這個如何賣?”
現在山料開采還不像20年後那樣前提艱苦:海拔高還會大雪封山,一年隻能人力開采三四個月。現在海拔稍低的處所也有,還是國營礦廠。
因為要顛末幾千千米的運輸,還要顛末兩次火車和汽車之間的轉運,為了半路上的安然,除了那些塊頭最大的,還都利用了厚麻袋和木箱。
都是正宗的一二號白,差點的礦場底子不采。
並且就底子冇有三五十克重的小籽料,最小的也都是能砥礪成鐲子的塊頭,遵循努爾經理的說法:那樣的小東西他們底子不收,看不上!
邱團長是拍著胸脯包管:那天去銀行,張楠但是一口氣提款400萬!把兩輛切諾基的後備箱都塞滿了,連大師的腳下都塞著幾大包群眾幣!
聽完邱團長的話,張楠想到了姐夫之前說的一件事:“藏區的藏刀大部分質量實在不咋樣,因為底子冇好鋼材。如果有鋼口好的,阿誰刀匠必然和汽車兵有乾係!”
鐵路部分這是想用敞車運輸――石頭又不怕淋雨,並且裝卸相對費事,敞車最便利。下次如果另有,張楠籌算但願能用悶罐車,那樣就算冇有兵士押運也相對安然。
邱團長為甚麼老要到張楠車上談天?還不是但願這邊能去小我到本身那輛車上看著,也算避嫌!
張楠都傳聞過如許的事:有人特地大代價包下幾十年前開過玉雕廠的地盤,然後把統統空中挖個底朝天!
20年後這麼乾如同天方夜譚,不過現在還真不奇特,鐵路部分也會共同。
這場麵讓兵士們都目瞪口呆!
實在這都是小意義:在兵站由專人看管的幾個鎖著的鐵皮箱子裡,另有300多萬現金!
一共14噸多點的玉料,裝車時還做了辨彆,一算46萬多點。張楠和關興權直接用一個大挎包付款――連本地銀行的事情職員都來了,現場收款。
第四天大師彆離,老樓和老張伴同車隊返回烏市,而張楠與關興權將從南線返回。
等其他車子明後天返回喀什,這裡的20輛貨車會先回烏市:不消擔憂本身的貨,邱團長等人都安排好了,先存在汽車團的堆棧裡。等統統玉石到烏市再一同運往貨車貨運站發貨。
“這能躺在上麵睡覺了!”
稱的上徒弟的隻要70-80人,而能稱得上大徒弟的隻要10人擺佈!
最讓人張楠哭笑不得的是:這麼多刀他竟然一分錢冇出!
玉器廠固然豪放,但這個層次的玉料也未幾,扣扣索索就給了30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