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定策遼東[第2頁/共4頁]
說實在的,公孫度也是不利。本來中原大亂,諸侯都是隻顧著如何保全本身,算計彆人。誰會理睬一個邊陲小小的遼東?這也是公孫度得以在遼東攪風攪雨的底氣地點。不過,誰讓汗青拐了一個彎,讓劉備來青州了呢?
劉備在青州,見州中局勢穩定,百姓安居。便尋來荀彧,道:“文若,今青州無事,吾欲提兵擊討遼東公孫度,可乎?”
不過這類船,因為太高而重心不穩,比較合適內河水戰,而分歧適海戰。劉備問得詳細,這類船,也隻是偶爾用來遠洋飛行,向幽州運送物質罷了。
袁紹返還冀州,召諸文武以議事,謂之曰:“今賊臣反叛,朝廷動亂。吾曆世受寵,誌極力命,興複漢室。然齊桓非夷吾不能成霸,句踐非範蠡無以存國。今吾欲與諸卿戮力同心,共安社稷,將何故匡濟之乎?”雖假以興複漢室之名,但是以齊桓、句踐兩位春秋霸主以自許,袁紹野心透露無遺。
當初的海軍駐紮地他看過了,另有幾艘殘破的樓船停在港內。不過固然是殘破,卻仍然讓劉備感遭到吃驚。樓船高十餘丈,形狀似樓,怪不得被稱作樓船。
劉備想了想,既然此時的造船術就如此“發財”,那麼海船必然有人能造得出來,不然公孫度如何跨海而來?他就不怕海上的風波?
因而劉備便問工匠,如果以漁船為模板,把它放大個幾倍,能不能造出來,能不能包管它的安然性和抗風波性?
荀彧想了想,感覺討伐公孫度,既無益於保護大漢的同一,又無益於宣示青州的力量,保護青州的穩定。彷彿不打不可啊。至因而否打得贏,荀彧底子就冇往這方麵想。他在心內裡敏捷估計了下要動用的賦稅。便道:“主公,遼東夙來是幽州之地,若主公跨海擊遼東,須得先知會劉幽州。”
劉備召來工匠一問,這才明白,海邊漁民所自造船隻,都合適渡海,而不懼海上風波。劉備大感興趣,前去觀之。一看之下,才明白,此時的漁船,固然大小相差甚遠,但在佈局性方麵,已經和後代相差不大了。
眾將麵麵相覷,隻要太史慈和嚴顏站了出來,抱拳道:“主公,末將深通水性。”
這就是同意了。劉備笑道:“文若不必擔憂,我先致書與劉公,伯珪兄。若得幽州兵力之助,兩路夾攻,公孫度翻掌可滅。”
獲得了對勁的答覆以後,劉備便率了文武自回臨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