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王導的建議[第1頁/共6頁]
但此人常日素為狂傲。常以竹林七賢為偶像,行事也很曠達無忌,也經常因為政見分歧與王敦頂撞。王敦非常討厭他。
這時,一向端坐在主位上的一個一身白衫,邊幅漂亮的中年男人出聲道:“兄長何必難堪庾主簿,他就是這般不拘末節的性子,再說我們正在這裡賞琴,的確是你冇有規矩直接突入,打攪了我們的雅興,我也感覺非常不快,莫非你還要連我一起打出去麼?”
並且就算他上交了全數的權力,謝家歸程,琅琊王司馬睿會放過他麼?那些他獲咎過的世家會放過他麼?
王導搖點頭:“兄長,你這是自欺欺人,那之前中軍不尊你的號令在城內搜捕王烈使者令狐艾如何說,這還算小的變更麼?中軍但是直接駐守建康的軍隊,他們若都能在你不知情的環境下被人掌控,你感覺另有甚麼環境不能產生?
那些企圖跑回一千年前搞民主的豪傑,也隻能在小說裡存在。
王敦卻底子冇有重視到王導的情感竄改,自顧說著:“茂弘,我本日找你來是要就教你一件事情,請茂弘看在本家兄弟的麵子上必然要幫我。”
倚竹軒在琅琊王府的後端,後邊就是偌大的王府花圃,但這倚竹軒並不大隻,是一座兩層的小樓,掩映在一片周遭超越十餘畝的竹林當中。
王導指著麵前的茶杯道:“這一壺茶水,一把壺,數個茶杯,茶壺為君,茶杯為臣,君要為臣注入多少水,一方麵要看本身的表情,另一方麵也要看茶杯的容量;你說對方是你的親信,那你必定以為對方是你的部下,那麼你感覺你哪個部下能揹著你變更這麼多人馬,直到本日才被你發明呢?”
王敦點五百兵馬開路,本身坐車,很快就到了王氏府邸前,門前的家奴天然認得這位大老爺,正門翻開,驅逐他入府。
並且,王敦如此作為自有本身的來由,當年為了支撐琅琊王司馬睿建立威望,他殺了多少人,不管是王謝世家的後代,還是豪門賤籍的豎子。
而能謄寫青史的汗青巨人,又有哪一個會是單麵的豪傑。
王大娘曉得本身這位從弟的脾氣,天生就是這般慢條斯理,乃至他都從未曾見王導大聲呼嘯過甚麼,就算髮怒也是暖和笑容,毫不對瞋目相對。
但王敦自認就算本身捐軀,有些人也不會放過琅琊王氏。
王敦現在再無傲氣,對著王導直接拜倒:“請茂弘救我!”
並且,此次京口之戰,不但江都水軍有參與,京口的水軍統領不也因為不聽號令,被王烈斬殺了麼?你覺得那一個小小裨將為何敢公開與王烈對抗?背後若無能與你對抗的權勢存在,他會如此冒險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