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漯陰城漢賊鏖兵[第1頁/共3頁]
城下黃巾分為四大陣營,徐和有眾一萬五千,中軍豎起一麵大旗,號為“滅漢上使”,下設十幾個小帥統領軍隊,李獨耳有眾八千人,號為“平漢上使”,王神矢已死,其部眾為徐和、李獨耳兩人兼併。巢集有眾四千人,號為“破漢上使”;司馬俱有眾三千人,號為“摧漢上使”。
城頭上田豫未顛末黃巾之亂,東光破黃巾時,他作為文士,被劉備留在後軍,未曾臨戰,未見過如此狂熱之賊,這天見此威勢,頓時臉上變色。城上五曲守兵,經曆過東光之戰的隻要陳祿曲中兩三百人,其他多數為新募,見黃巾兵軍威驚人,都是心中駭懼,如果不是剛纔遭到陳祿鼓勵,幾乎要向後撤退。
田豫喝道:“求死輕易,求生卻難!大敵當前,惡戰在後,恰是為國效死之時!豈能等閒捨棄此身!若陳君果然知罪,則更應戴罪建功,守住漯陰,為劉公儲存這居住之地!”
陳祿大喜,道:“快講,快講!”
李獨耳部很快豎起雲梯,攀爬而上。城頭上又是一番血戰。
比及李獨耳部撤下時,天氣已經近午。城上守兵疲累交集,一屁股坐在地上,忽忽喘氣,渾然不顧周邊能夠就躺著隊友的屍身。
陳愷怒喝一聲:“賊子敢爾!”猱身急進,一刀劈向一名黃巾懦夫麵門。那人舉楯一磕,回刀反刺向陳愷咽喉。陳愷環首刀架住那人鋼刀,順勢滑下去將他臥刀手腕劃傷,鋼刀落地,陳愷一腳踢出,正中此民氣窩,他向後便倒。陳愷急躍至他麵前,環首刀從他咽喉割過,鮮血狂噴,眼神暗淡,就此斃命。
陳祿也急調懦夫上前,捉對圍殺衝上城頭的黃巾懦夫。衝上城頭的黃巾懦夫固然悍勇,給守兵形成大量殺傷,但畢竟人少,終究被全數斬殺。
黃巾兵頂著箭矢架起雲梯,蟻附攻城。待黃巾兵爬到一大半時,陳祿命兵士用長叉叉住雲梯,幾小我一起發力,用力推開。雲梯向後傾倒,上麵的人慘叫著摔落,筋斷骨折。
陳祿命調集五曲將士調集,拔刀發誓道:“劉公今火線拜托,吾誓不相負!人在則城在,城破則人死,必與此城共存亡!”言畢,以刀剺麵,血流至襟。此是北方塞外蠻族民風,或表哀思,或示斷交,邊郡漢人輕俠亦有效仿者。陳愷、錢忠等皆邊郡輕俠,皆被陳祿所為所打動,抽刀大喊道:“誓與此城共存亡!”全部兵士皆隨之呼號,聲震六合,慷慨壯烈之氣滿盈全城。
徐和忙命弓手上前仰射,黃巾弓手有近千人,在隊友木楯護持下,奔到城下,向城頭射來。漯陰城牆不到三丈,換算成後代度量衡,約有六米,自城下射箭威脅不小。探身去叉雲梯的守兵多有被射中,慘叫著自城頭落下。黃巾弓手又朝天仰射,城頭上落了一陣箭雨,守兵陣型有些麋集,前排看到黃巾弓手過來的忙舉盾,並大呼提示,躲過傷害,後排反應慢的被箭矢射中,死傷十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