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初舉孝廉[第1頁/共4頁]
“恰是先父。”
劉虞大喜道:“令尊是中山靖王以後,我家亦是東海恭王以後,同是高祖玄孫,令尊活著之時,與我便已是兄弟相稱,想不到今曰得見厥先人,乃三生之幸。”劉虞先前任過幽州刺史,劉弘生前則是涿郡功曹,因公事來往便熟悉了,同是漢室宗室,又恰好是一輩,天然訂交莫逆。
“小侄多年行商天下,自是白身,未曾舉過孝廉。”
劉澤看那安郡丞一眼惶恐,心想名單上有我纔是見了鬼了。
漢朝的孝廉軌製是察舉製的科目之一,為歲舉,每郡每年按額定的人數推舉出來上報朝庭,成為漢朝提拔官吏和任用升遷的清流正路。但到了漢末,這類察舉體例也[***]到無以加複的境地,任人唯賢成了任人唯親,很多操行敗類的世家後輩也得以位列此中,孝廉軌製也走到了它的窮途末路。
“保家衛國,乃是我大漢臣民應儘的任務,自當是義不容辭。”劉澤說道。
“不知賢侄現居何職,可曾舉過孝廉?”
劉虞笑道:“值此朝庭危難之際,恰是用人之時,何必拘泥於繁文縟節,潤德不管孝悌還是操行,都是無可抉剔,本官舉賢不避親,這孝廉潤德完整能夠當之。文書之類本官自會上報朝庭,至於策試之類就免了吧,也不必再去京師郎署去任郎官。幽州危難,你我當共同進退,此番若能擊退黃巾,自有封賞。”
劉虞撫須大笑道:“國難之際,賢侄肯挺身而出,真有高祖遺風,無愧於我劉氏姓氏。”
“在洛陽之時,便已聞潤德之名,賑災濟難,仁施天下,實乃青年士子之表率,恨不得相見,今曰能在涿郡相會,足慰平生。不知這二位是?”劉虞早就重視到了與劉澤相偕而來的那兩位威猛男人。
就在他們敘話之際,鄒靖上前稟報:“稟報使君,據斥侯探報,黃巾賊將程遠誌已統兵五萬,向涿郡殺來,現已離城不敷五十裡。”
“叔父謬讚了,小侄不忍見生靈塗炭,社稷蒙難,願儘微薄之力,報效國度,除暴安良。”
劉虞傳聞榜文剛出便有人應募,欣喜萬分,起家相迎,道:“敢問懦夫名諱?家居那邊?”
貳心底裡早已將張角謝上了千遍萬遍,幸得黃巾反叛,孝廉名單未能上報朝庭,給了他個胡扯的機遇,實在本年的名單客歲底就擬就了,兩名察舉的滿是裙帶乾係,此中就包含安郡丞的一個親戚。至於劉澤未及冠之說,倒是究竟,順帝時髦書令左雄曾上書建議將舉孝廉的春秋限定在四十以上,但厥後履行中底子就行不通,春秋限定形同虛設,但起碼得及冠,卻成了一個不成文的規定,曹艸“年二十,舉孝廉”但是史乘上明文記錄的,貌似賈詡舉孝廉時的春秋也在二十多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