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帝後對泣[第3頁/共4頁]
倘若戰事就此而止,那幾近就是本來汗青上“赤壁之戰”的翻版,所差者,曹軍的喪失並不甚大罷了。究其啟事,在因而勳小胡蝶翅膀的煽動下,曹操提早平滅了袁紹權勢,乃至入遼東、滅公孫,並使呂布往定涼州,臨時保障了側翼的安然,士卒練習和糧秣積聚,都非另一時空可比。彆的,孫權、劉表的聯盟比之孫權、劉備的聯盟更加疏鬆,兩家各有多量投降派掣肘,遂使周瑜難儘全功。
這都還是同一個朝代呢,真要改朝換代了,廢天子還能夠不死嗎?
兩邊幾近就在靈堂上吵了起來,最後步騭跳出來做和事佬,說我們能夠既遣質又不遣質——主公的兄弟不能往許都送,我們能夠送從兄弟啊,孫暠那幾個弟弟不都是合適的人選嗎?
魯肅聞訊,從速通報曹操。曹操見信真是怒不成遏啊——當然他不好指責魯肅,魯子敬站在自家的態度上,欲圖亂敵,不但無過,並且有功,再說魯肅也冇叫孫暠殺了周瑜啊。滿腔痛恨,就全都撒到了孫暠頭上,不由連聲嘲笑:“彼若不溺斃,吾必車裂之!”
如之何如?如之何如?!
魯肅在信中論述,說他從很早之前就奧妙遣人去遊說孫暠——既然孫暠曾經起意奪權,失利後為孫權所冷淡,那便恰是我平分化江東的一大契機。本來這事兒曹操是曉得的,魯子敬當然稟報過,曹操還承諾說,孫暠若降,可將孫賁的揚州刺史之職讓渡給他,並封將號角和亭侯乃至縣侯爵位。魯肅以之勾引孫暠,孫暠非常意動,隻是一向找不到合適的機遇——他手頭本部兵馬僅僅兩千多人罷了,又被調出腹心之地,即便反叛也擺盪不了孫權的統治;直接渡江投曹吧,一則並無尺寸之功,怕曹操不守承諾,二則即便得了揚州刺史之職,那也是空頭銜呀。
顛末江陵、西陵城下兩仗,曹操對周瑜是恨得牙癢癢的,心說待我重整兵馬,乃可放著江陵孤城不睬,直取江東,再與小輩一較短長!某自起兵以來,再冇有打得那麼丟臉的仗,的確是被周瑜玩弄於股掌之間。不管計謀運營,還是戰役調劑、戰術應用,周公瑾皆當世之人傑啊,若不能劈麵催破,如何消我心頭之恨?!
豈天欲亡我孫氏耶?
最後決定把孫靜的第四子孫奐送到許都去做人質,臨時對付曹操。曹操誠懇不客氣,直接把孫奐就給下了獄了,且等逮著他其他幾個兄弟,一併就戮,好為周瑜報仇!(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