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三章 捕奴行當[第1頁/共4頁]
大漢百姓再渾厚勤奮,也終歸會有好逸惡勞的閒漢,不肯苦哈哈的在地裡刨食,也不肯到作坊務工,就想著發筆橫財,過上錦衣玉食的舒坦日子。
哀勞守軍略不留意,周邊地區就是整村整寨慘遭燒殺劫掠,寇匪行凶後,為諱飾行跡或阻截追兵,乃至不吝放火焚山。
堵不如疏!
張騫劈麵色慘白的兩國使臣如是道。
因而乎,哀勞東北邊境垂垂安穩下來,然南境卻又是到處垂危,要求國君儘速派兵前來剿匪。
隻不過漢人還算刻薄,倒也冇過分曲解典範,頂多小小的穿鑿附會罷了。
饒是在外邦殺人放火,隻要返歸漢境,重新做回“良善百姓”,也冇甚可憂心的。
此等作法已行之豐年,在朝廷的決計放寬管束下,乃至構成了完整的灰色財產鏈,隻要在大漢境內不聚眾執械,不為禍鄉裡,凡是出了邊塞,那真是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除了不去劫奪具有漢廷互市符令的胡商,就冇有他們不敢做的事。
“朕曉得,呂宋島的土著不敷,淘金的仆從稀缺,然澳洲大陸的毛利人非常蠻橫殘暴,不好對於的。”
大農令孔僅起家避席,朗聲進諫道。
殘暴,血腥,卻也須師出馳名。
數月間,西隨水畔的哀勞要地端是煙硝漫天,橫屍到處,便連居於西隨水下流入海口的大漢胥浦城,都頻頻見得上遊漂來的腐臭浮殍。
罷了,此乃局勢所趨,身為穿越眾,他隻想將大漢臣民養成狼,而非犬,至於劉氏基業可否傳承千秋萬代,卻也隻能聽天由命了。
劉徹看著諸多大臣紛繁避席附議,心下不由暗自感喟,胃口是完整養大了,也不曉得後繼之君能不能壓得住,又能壓多久啊?
哀勞國君滿臉倦容,闔上眼瞼,長歎道:“傳吾王令,遣些將士護送南境百姓遷徙,暫避匪患。”
兩大強國受得了,哀勞倒是遭不住的。
尤是漢人鐵血尚武,絕大多數男人都服過兩年兵役,朝廷對平常刀劍的管束也不甚嚴苛,除卻強力軍弩等精美兵械,百姓家多有便宜的弓矢刀劍,小地痞們如果鬨得過火,指不定冇等官兵脫手,街坊鄰裡就會跳出幾個退伍老兵,將他們扭送官府了。
莫說諸多外邦小國,便是巽加和安眠這兩大強國,近年都不堪其擾,再三向漢廷大行府遣使,奉上國書,要求漢廷管束子民,勿教他們為禍盟國。
倒不是他思惟境地高,要講甚麼民族大義,然作為果斷的唯物主義者,必是深知絕無所謂的“社稷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