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五章 為官為臣[第1頁/共4頁]
各大商團派駐胥浦城的總掌事們,數月來之以是敢讓招募來的諸多捕奴隊潛入哀勞要地,大肆燒殺擄掠,何嘗不是徐隅決計聽任的成果。
雖說新律不成溯及既往,然舊賬還是要翻出來清查,即便要顧及天家顏麵,冇全攤在陽光下曬一曬,卻也已將諸多劉氏貴爵折騰得夠嗆。
漢郡的太守和都尉雖掌一地軍政要務,然若無軍令虎符或告急軍情,是冇法調派正規軍的,莫說精銳校營,便是邊軍都一定調得動,所能掌禦的隻是本地府兵,就近似後代的預備役。
尤是老太仆石奮的四個兒子,不是朝堂重臣就是封疆大吏,皆秩俸二千石,旁的世家若想擅權營私,尚須暗中群而朋黨,老石家卻光靠自家人就具有充足的權勢和影響力了。
皇室實業、田氏商團、清河百貨、結合製衣,這背景硬實的四大商團皆未曾出貲入股,諸多皇親國戚和頂級世家也都冇敢把手伸得太長。
去歲冬月,他依著太子的叮嚀,遣快馬給常駐巽加的屬官去函,提早啟運仆從,首批的萬餘頭仆從已在三月中旬到達胥浦邊關,冇等過得檢疫期獲準出境,皇室實業便已急著點算人頭,足額托付了將近三萬金貨款。
徐隅剛入而立之年,若此番為安定哀勞立下首功,將來的宦途無疑會順暢非常。
與民生息,藏富於民,漢室的百年國策,畢竟是有所見效了。
席首,非是首席,朝堂之上,首席天然是高高在上的禦座,所謂席首,乃是列席之首,後代所謂的居於前線,就是這麼個出處。
跟著石德見習的兩個月間,劉沐常常細數他獲咎過的貴爵高爵和朝堂重臣,都不由替他捏把盜汗。
文臣難覓軍功,要加官進爵隻能層層曆練,熬資格,攢政績,拔擢速率向來冇有武將快,稍稍比較滿朝文武曉得了,文臣常常比同位秩的武將年事要大很多。
石德與徐隅,皆是平輩臣僚,年事也相仿,脾氣和行事氣勢卻天差地彆,如何為官為臣,做個好官,做個能臣,權看小我衡平,冇需求非分個吵嘴好壞。
畢竟天子陛下當殿敲打過群臣,明言金融和經濟次序皆乃社稷之基,誰敢順從證監司戰役準司的整肅,就是用心叵測,就是想刨老劉家的根!
徐隅本人在得意之餘,也深知這胥浦太守的官位已成為香饃饃,盯著的人愈來愈多,就等著他出錯,好將他頂替下去。
天子劉徹雖遠在長安,卻能靠暗衛修建的諜報網,知悉各地的情勢,得知徐隅的諸般行事,微微頜首笑道:“既是如此,朕也不吝於給他個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