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朝堂議定[第1頁/共4頁]
朝臣們再想到曆任太常卿多由劉氏宗親出任,現任太常卿劉歂的年事也已不小,劉買倒是弱冠之年,若早早占著位置,今後難道是會順理成章的繼任太常卿,得以位列九卿?
兩百閒職取用操行尚可的世家後輩,讓他們常日出麵疏浚中心官署乃至各郡縣官府;三百實職則取用真才實學之人,讓他們措置文教司的端莊事件。
曹欒躬身受教,卻又隨即硬著頭皮道:“隻是臣雖想多多開源,可總不免有與民爭利之嫌。”
失算了!
劉徹可懶得猜群臣的心機,命劉買細細給他們講授了文教司的職守和章程,尤是向曹欒將將如何收取著書者的覈定貲費。
將有大量新的官缺!
見得朝臣們再無貳言,劉徹當殿命禦史中丞張騫擬旨,於太常府增設文教司,著乘氏侯劉買出任文教令,待丞相府體例好文教司的屬官員額,再由劉買自行擇取,呈報公府核考合格者便可拔擢就任。
梁王劉武自入朝請罪後,但是循分得緊,其子嗣也是謹言慎行,鮮少與官員來往,劉買這梁王嗣子更是如此。
群臣正自閱看書冊,又聞得寺人宣了乘氏侯劉買上殿,為他們講授書冊中的章程。
果不其然,掌印寺人孫全宣了羽林校尉公孫賀上殿,頒下太上皇劉啟賜婚的旨意,將南宮公主下嫁於他。
本日倒是例外,鮮少露麵的太常卿劉歂竟領著諸多屬官上朝了!
“誒,朕曾聽聞持家有道者講究個開源節流,你執掌天下租賦和國庫,劃一為大漢持家,可不能隻顧節流,不顧開源啊!”
文教司倒是不指著這覈定費掙錢,首要還是製止官方將甚麼破書的呈報覈定。現下倒還能對付,但待今後造紙術和印刷術向官方推行後,每年必然有大量新書問世,就憑文教司這點人手,那裡檢查得過來?
隻是公主出降與太常府也冇太大乾係啊,太常卿劉歂上朝何為?
太常府平常事件既沉重又煩瑣,還常常動輒得咎,諸多祭奠典儀凡是出半點差池,皆是了不得的大事,故而除卻主持大朝會,公事繁忙的太常卿是鮮少有閒暇上朝的。
劉徹瞧他那守財奴的神情就想笑,出言道:“大農令但是為文教司諸官的秩俸煩心?”
漢朝官僚體製周到完美,早朝遠不似後代電視劇中那般高大上,大多時候就如公司高層開早會,讓董事長兼總裁的天子出來露個臉表個態罷了。
還是那句老話,人間萬物皆有正反兩麵,全看主其事者如何掌控好其中標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