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 大軍集結[第1頁/共4頁]
大漢君臣自不會等閒鬆口,這二十餘萬月氏人等若大漢圈養的牲口,抑或是地裡的韭菜,長一茬割一茬,豈是憑著大月氏使臣紅口白牙就能“贖買”的,何況遷徙的線路還要踏入漢境,自從大漢從匈奴手裡光複燕北與河朔,十餘年來就冇半匹外族戰馬能踏上大漢的國土!
廣袤的漠南草原水草肥美,昔年被匈奴占有,當今卻到處是烏桓人的駐牧地,獨一可惜的就是不能牧馬,使得烏桓的戰馬數量稍顯不敷。
大月氏使臣側耳聆聽,眼神垂垂大亮,實在覺著此事大有可為,卻也不敢私行定奪,隻得先遣快馬返國,有待大月氏王決計。
嗯……外邦使臣的隨行保護不算在內。
回家!
按理來講,五大精銳騎營遣出三支,驃騎將軍郅都身為五大騎營的主掌仆射,該是拜個大將軍,作為主帥領兵出征的。
不但劉寄欣喜萬分,便連貴爵權貴和文武百官都不得不讚歎天子陛下氣度豁達,用人不疑,疑人不消,竟不憂心膠東王手握重兵,貌似也不怕他今後功高震主。
近年來,烏桓人已不再耕耘,不再釀酒,不再製鹽,更不再冶銅鍊鐵,卻過得分外津潤,蓋因他們的族人大多都在為漢人牧羊,用羊群乃至隻用羊毛就能從大漢邊市調換多量財賄。
數十載前,月氏亡國,族人分作兩脈,各自西遷和南遷,西遷的搶占大夏北方國土,建立了大月氏,南遷的則與諸羌混居祁連山南,跟著大漢愈發強大,真真被折騰得生不如死。
漢廷為何要調兵?
現下聞得大月氏肯重新采取他們,昔日的牴觸爭論皆不再究查,也不再計算昔年誰對誰錯。
囤駐在河湟穀地的兩萬胡騎則是奉旨,在胡騎校尉公孫敖的率領下,緩緩西進,前去祁連山脈最西端的山口,等候“護送”月氏諸部遷徙。
然天子劉徹覺著郅都年齡漸高,不宜再馳驅勞苦,何況還需他留下製衡秦氏,李氏和公孫氏這三雄師中派係,乾脆就將大將軍的帽子扣到了膠東王劉寄的腦袋上。
見得大月氏使臣不解其意,張騫便是附在他耳邊低聲說了數句話。
大月氏使臣聽罷,端是哭笑不得,心道漢人果是喜好弄些彎彎繞繞,總歸都要錢,直接開口要價多好。
想要遷徙到大月氏,就得向大漢借道,西域諸國倒還好說話,關頭要先經過祁連山脈的西端山口北上,路子扼守河西走廊西部咽喉的大漢酒泉郡,再過扼守要道的敦煌郡,才氣進入西域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