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三章 外交爭鬥(二)[第1頁/共4頁]
因而日本當局向英國正式提出,要求英國實施《英日聯盟條約》的規定,出兵參戰,援助日本。
並且俄國在遠東受挫以後,必定會將專注力轉向歐洲的方向,這就必定會和奧匈帝國在巴爾乾島、中東地區產生牴觸,而奧匈帝國的背後就是德國,德俄衝突必將激化。是以英國也有一個龐大的打算,既然俄國不再對英國構成威脅,並且兩國又有共同的仇敵,那麼也就有了化敵為友的根本,如許構成一個英法俄三國的聯盟來對於德國,也足以禮服德國了。
應當說日本對英國還是有信心的,畢竟現在的英國還是天下首強,除了軍事才氣以外,還把握有龐大的交際資本,是以隻要英國情願,是完整能夠做到的。
英國領事向華東當局收回了寢兵的要求,有一半的啟事是日本外交運作的成果,而另一半則是由英國的好處所決定的。
其次是要立即重新清算逃到朝鮮半島的軍隊。固然群眾軍博得了鴨綠之戰的勝利以後,並冇有趁勝向鴨綠江東岸進軍,而是轉轉頭去在十裡河與俄軍苦戰。這也讓日本當局鬆了一口氣。不過日本不能將但願依托在群眾軍不會打擊朝鮮上,是以必須加強朝鮮半島的防備才行。
日本陸軍大本營協商以後,命令在朝鮮半島建立朝鮮司令部,由兒玉源太郎任總司令,黑木為貞任參謀長,並仍然兼任第1軍團司令官;除第1軍團和鴨綠江軍團的兵士外,其他逃到朝鮮半島的兵士均停止重新體例,第2、4軍團在朝鮮停止重修,每個軍團臨時體例一個師、一個旅;鴨綠江軍團改成第5軍團,算是有了正式的體例。
但群眾軍參戰今後,日本的局勢就每況愈下,一開端是結合艦隊被滅,接著就是旅順失守,然後是遼陽、瀋陽失守,現在又是鴨綠江之敗,被封閉的動靜越來越多,還包含兩位初級將領東鄉平八郎和乃木希典陣亡的動靜到現在都還冇有公佈,是以這兩人現在連葬禮都還冇有停止,家人也被日本當局節製起來,現在又多了一個大山岩。幸虧是兒玉源太郎、黑木為楨、奧保築、野津道貫等初級將領逃到了朝鮮半島,不然光是節製安撫這些初級軍官的家眷就需求費很大的勁。
但這個題目陸軍就冇有體例處理了,隻能救濟於水兵。固然日本的海陸兩軍一貫反麵,但這個時候卻很有些同病相憐,並且水兵的人也曉得現在不是鬨內鬨的時候,畢竟日本一完,海陸軍都要跟著陪葬,誰都跑不掉。是以也像水兵承諾,會極力想體例向朝鮮運送兵器。